当前位置:首页>文章 > 

青帮真的存在吗?

青帮真的存在吗?

青帮在现在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听到这个名字,这是以前的一个帮会的名字,也是现在的黑社会,但是这些都只是在影视作品中才会看到的,而且现在的影视作品主要是香港的电影中黑社会比较大,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也是香港那边的,不知道青帮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青帮真的存在吗?

青帮在历史上是真的存在过的,而且青帮的历史非常的悠久,真正的起源是从清朝开始的,青帮之起源与演变于清帮早期组织乃是清代漕运(运输皇粮)水手的一种行会性秘密结社,约建于清雍正初年,为清王室沿运河护粮,被称为安清。通常所谓青帮,实为清帮之误。

到了民国时期,清帮头目纷纷与帝国主义、新老军阀相勾结,各立门户,扩充势力,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开设赌场、妓院,划地称霸,欺压良民,成为社会上的一股恶势力。

著名的清帮头目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便是这股黑势力的臭名昭著的代表。相传有洪门中人翁某,钱某、潘某被清王朝收买叛变,把洪门反清复明之宗旨,改为安清保清,另立门户,成立安清帮。安清帮不再以忠义为本,而以混杂的僧道俗十三祖为供奉的偶像。他们把过去的兄弟相称,改为师徒相传。组织形式,以帮命名,例如北方常见的嘉白帮、江淮四帮、嘉海卫帮等。

安清帮香堂分大小两种,大香堂供十三祖,有达摩、慧能、陆祖、罗祖,以及创帮人翁、钱、潘等;小香堂只供翁、钱、潘三祖。安清帮的辈分,原定二十字,即清静道德,文成佛法,仁论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礼。到了清末,这二十个字用完,又添了大通悟学四字,即二十一辈至二十四辈。民国以后,帮中人又续添二十四个字,即:万象依皈,戒律传实,化渡心回,普门开放,广照乾坤,带法修行。在帮中称之为前二十四代、后二十四代。

安清帮投靠清王朝以后,清廷责成安清帮护运军粮,从杭州运到通州,沿运河设码头官,分段护卫。洪门视青帮为叛徒,洪门有一谚语:由青转洪,披红挂彩;由洪转青,抽筋剥皮。由于长江航运原在洪门势力范围之内,所以洪门见安清帮护送的粮船就打,并曾杀害了不少安清帮的码头官。后来海运发达,粮食改由海道北运,运河失去作用,安清帮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转而投向其他行业,如开设赌局、妓院、烟馆、戏院、戏班、澡堂、茶楼、饭庄、旅店等等,以至走私贩毒,贩卖人口,或为军阀、政客、资本家充当保镖,打手、刺客等。安清帮遂演变而为结交官府,坐地分赃的恶霸流氓集团。

青帮的创始人是谁?

青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帮会,清雍正四年(1726年)翁岩、钱坚及潘清三人所创。徒众昔皆以漕运为业,故称粮船帮。大江南北,入帮者颇众。青帮是清初以来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也是晚清民国时期民间三大帮会组织(青帮、洪门、哥老会)之一。

青帮又称清帮、安清帮。传说最早渊源于明代的民间宗教罗教。最初分布于北直(今北京密云一带)、山东等地,后来沿运河发展到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区。其门徒主要在运河沿岸各埠以运漕粮为业,又称粮船帮或粮帮。到1726年(清雍正四年),由翁雍、钱坚、潘清组织南北运河的船夫为清政府承办漕运 ,遂称清帮,又称潘门或潘家。其中又分为两派,一是主帮,由浙东温州、台州人组成;一为客帮,由皖北、江北人组成,又称巢湖帮。

帮内有帮规仪式,有辈分区别,按辈分收徒,长期在运河漕运中保持封建行帮地位,要求其成员帮丧助婚,济困扶危,从而赢得广大粮船水手和下层群众的拥护。后因漕粮改由海运,粮船水手大多失业,遂在上海、天津等地和长江下游其他通商口岸流为游民帮会,以密行贩盐,或以偷税为业。其成员也日益复杂化,除破产农民、失业手工业者和流氓无产者之外,不少被裁革的兵勇也加入其中,也有少数地主士绅参加,在社会下层联系广泛。辛亥革命时期,青帮在上海成立中华共进会。

1913年受雇于袁世凯,刺杀了宋教仁。1920~1930年,其势力迅速发展,有仁社、荣社、恒社、兴中学会、江北帮五大派系,主要人物有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称三大亨。

一些青帮头目勾结军阀政客,广收门徒,霸占一方,开设赌场妓院,贩运毒品,绑票勒索,坐地分赃;有的利用搜刮来的巨额资财投资工商业。这些人气焰嚣张,横行不法,为害地方。张啸林的五十大寿,黄金荣建造的黄家花园(今上海桂林公园)落成和杜月笙修建杜氏家祠,竟成为当时轰动上海的盛典。

1927年为蒋介石利用,参与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将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骗到杜月笙家中加以杀害,并指使流氓冒充工人,从租界出发向上海工人纠察队发动进攻。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特务机关也利用青帮组织进行汉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