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 > 

专访张钧甯 看到的世界还不够大!

专访张钧甯 看到的世界还不够大!

采访张钧甯的那天,是除夕的前一夜,她飞回台北过年之前。电话里传来机场的背景声,还有她轻微的咳嗽声。这一年最后的一个工作,她仍然完成得诚恳认真。

这几年,我写过很多明星30岁样子。有时也会想,自己希望的30岁是什么样。我想,2015年张钧甯的样子,会是我羡慕的一种:从南极探险开始,以到北极看极光结束,去过西藏转山,澳洲跳伞,并且经历了长达16天的丛林生存考验。她的新年愿望,是去非洲看动物大迁徙。这一年的电视屏幕上,她大多数时候是泥泞的,潮湿的,狼狈的,但却是美的。个人能力出色,对队友不抛弃、不放弃、不抱怨,连女生都忍不住说,这样的女朋友请给我来一打。

可以说她是这部卖力不讨好的真人秀最大的赢家。荒野求生专家贝尔说,张钧甯身上拥有生存者最重要的素质挑战的热情。但她的热情却以是一种内敛的方式表达的,在片头张钧甯说,我不喜欢别人关注我,因为很怕别人觉得我要抢什么。镜头切到她在颁奖礼上,站在台上不适堂皇的样子。

对她来说,做比说容易,让比争容易,踏实比取巧容易,曾经张钧甯的慢热和固执让人感到惋惜。但如今她对我而言,代表着一种可能性:我们可以笨拙认真地,去过有趣丰盛的生活。

自己不肯放过自己

少年时,那种努力比天分多的好学生的人生最辛苦循规蹈矩,敬畏权威,拼了命也要达到老师的要求。偷工和取巧在他们身上是不存在的,因为哪怕旁人放过了他,他自己也不肯放过自己。

张钧甯身上,这种好学生气质实在昭然若揭。

就算是在豆瓣最爱挖明星黑料的八卦小组里,提起张钧甯也无料可黑:实打实台湾中央大学法学硕士的学历,天然无添加的容貌,生活健康,家教良好。她礼貌周全到让人咋舌的地步,记得一次活动她和薛凯琪撞了礼服,明明是女明星最尴尬的场景,后来发在微博上的两人合照里,她先去换了常服。

但好学生的通病是无趣。

她并不是像桂纶镁那样悠闲度日挑剔剧本的人,认真努力的程度几乎让人为她不值:如果还是升学体制的时代,所有付出和回报都有清晰路径的话,那张钧甯依然会是优等生的前几名。可惜的是,她偏偏身处最没有规则可循的娱乐圈。

学生时代也并非全无烦恼,少女张钧甯的困惑,遥相呼应地解释了她的症结:我没太多想法,只是有个权威和规范在我心中,没做到就良心不安。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每一步努力都扎实,但对未来却迷茫。

张钧甯的辛苦,像是她初中时在学校礼仪队训练的缩影:睡不成午觉,吃不成午饭,影响学习,还要顶着母亲的反对。是因为喜欢么?采访中别人问起来。完全不,不知道怎么拒绝老师,答应了就要做到。最后成为礼仪队队长的张钧甯这样答。

如果不安,是因为看到的世界还不够大

回忆起自己的少女时代,张钧甯直言:那时我真的好讨厌自己的个性。

熬过在南阳补习班从早上八点呆到晚上十点的日子,进入台北大学法律系的张钧甯,羡慕自己的姐姐:喜欢美术就去读复兴美工,想考大学就参加插班考,复习一年照旧考上台大。人生也有这种跳脱随意的活法。觉得没有人喜欢我,所有长辈都喜欢她,人生精彩丰富。而自己好像消失掉也没关系,世界多一个少一个我也没人知道。她觉得自己和这世界没有联结。

这样看来,张钧甯的入行的故事,也就很容易理解。

2002年,大二的张钧甯走在台北路上,没能拒绝工读小哥的调查问卷;在几个月后小哥转去做经纪人时,想起这个面容姣好的女孩,她又没能拒绝小哥的邀约。所有看似巧合的机遇,其实都有着深层的心理原因。

十多年后,张钧甯的回答可以很好的解释当时的潜意识的决定:如果你不出去走走,永远以为这就是世界。如果感到不安,那是因为看到的世界还不够大。

现在的张钧甯感谢自己的工作,它帮助她解决了少女时期那种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做什么的迷茫。她有机会尝试自己想不到的人生,在这种种尝试中,她慢慢笃定,什么适合自己,什么不适合。

你看到张钧甯现在在丛林里的从容冷静的面容,上山下海都不惧的胆气,大概很难想象这是当初那个迷茫乖巧的少女。但这一切其实有迹可寻。好学生循规蹈矩的另一面,是固执和不服输。那是一种就算找不到答案,也绝对不反悔,不妥协,不回头的劲头。

张钧甯的固执让她一往无前。

最初入行时,三四十次的广告试镜均告失败,经纪公司觉得这个女孩很奇怪:每次来面试,都不问结果;每次都失败,但每次都还来。拍了两年的广告后,她接到了第一部电影。她的固执也同样让人头疼,处女座,A型血,不管以什么借口,经纪人都觉得她性格上的硬邦邦让人为难:不懂变通,对工作要求高,常让与她合作的人感到压力大。

她连和家人争吵,都逻辑清楚,不容退让,法律系的张钧甯吵起架来简直是作弊,妈妈和姐姐吵不过常常一哭了事。弄哭她们我虽会心疼,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这样的性格实在不讨好,可娱乐圈行走十年,合作过的公司和导演多会找她再合作。我一直在努力让和我合作的人觉得,这个女生还挺认真的。要不要再给她一个机会。张钧甯这样解释原因。

不要谈老了之后会后悔的恋爱

对自己的人生,张钧甯最常使用的形容词是慢;而对自己的过去,她最常说的是不后悔。

出道晚,年纪大,她有自己的焦虑。读研究所时休学两年从事演艺工作,之后为了完成学业,又停下一年工作写毕业论文。2010年,张钧甯中央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因她父亲台湾大学法学教授的身份,旁人觉得不过是理所当然。可她对自己有始有终的代价,感受明显:自己被同期的女演员远远地抛下了。

但如果重来一次,张钧甯仍会这样选择,当时如果放弃学业,演艺的路会不会更好我不知道,但我老了之后一定会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读完。她的高学历,除了是履历上好看的Title之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她认识世界的方法。她发现,研究生之后,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研究所和大学不一样,没有固定答案,投入你喜欢的领域,你去寻找、验证、判断,所有东西都可能是答案。她反思曾让自己痛苦的台湾式教育,这种方法对我来说很不一样。因为我们太想知道答案是什么,对错是什么。人生也不应该是有正确答案的。人生应该由自己去寻找,去思考,去打破,再去重新建立。

所以,慢一点没有关系,她给自己思考的时间。

在30岁那年,她的焦虑反而放下了。没有比突破身体极限更让人直观的体验,和陈意涵一起悬崖跳水后浮出水瞬间,她觉得30岁之后是可以更好的。以后的每一次冒险,都予她以信心。那些冒险是顺其自然的,比如跑马拉松最初是因为工作;比如跑去南极是给好友当伴娘;比如从一堆找她真人秀里,选择一个最吃力的。

或许就是因为张钧甯的慢,让她容易交友至深。她愿意抽出时间陪好友上综艺节目,帮张悬壮胆,哪怕全程自己没说几句话;愿意在陈意涵拍片时,专门跑到金门岛去给她一个背后的拥抱,只为给她农历生日一个惊喜。

哪有那么多刻意而为,无非是不放过每一个怕后悔的瞬间,哪怕它会暂缓当下的步伐。

就连恋爱,她也一样。就算明知会受伤,全世界的人告诉我,跟这个人在一起不会有好结果,我还是要去谈这场恋爱。就算受伤了,也会是人生一个美好的记忆,我不要老了之后,还会去想,如果当年跟那个人在一起会怎么样,我人生中不要发生这种事。

如果说,有人自愿把人生过得辛苦,那是因为辛苦的人生才能让她安心。

就像张钧甯很久以前剧里的台词:

只有你自己知道。能治好你的是什么;

哪个地方吹来的风,哪里的海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