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 > 

龙游石窟千古之谜

龙游石窟千古之谜

5、石窟是随意开凿的?还是事前有所规划?

继吴阿奶等人开发了1号洞窟之后,当地游陆续开发了与之相邻的六个洞窟。经过进一步勘察,在石岩背村方圆1公里的地下,类似的洞窟竟有24个之多。更令人惊奇的事,沿衢江北岸狭长的江岸地带,上至小南海镇中埠、定埠、团石汪,下至兰塘乡凤基坤、胡镇镇曹垄等地,都分布有类似的石窟。这些石窟与石岩背村的石窟连成一片,形成规模庞大的石窟群。神秘的北斗七星目前已开发出的七个石窟,均位于龙游石窟群的中心位置。研究人员在测绘这七个石窟的平面图时,惊奇地发现,它们竟是按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的。不知是古人已经掌握了天文知识,还是石窟与我们尚不能知的宇宙深处有什么奇妙的关联。在开凿前就有所规划,还是实属巧合?

从已经开发的5个洞窟中发现,每个洞的行制几乎相同。而且从石窟的布局来看,这些石窟彼此间隔的距离很近,可谓是左右相邻,上下相依。从后来开凿的洞口可以看到,1号洞和2号洞仅一墙之隔。通过实地考察,清除了6号洞下的淤泥,发现6号洞和2号洞上下间隔距离仅为50公分。由此可以推测,龙游石窟的开凿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认真的总体规划,既由统一的指挥,统一的组织,并且在一个连续的时期内完成的工程。否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打破现存格局,破坏石窟彼此相对独立的情况。

杨鸿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工作,此后创立了《建筑考古学》学科)介绍说:这些洞窟在地下互相看不到,但方向一致,距离很近,彼此是平行的。两个石洞凿好之后,中间就形成一堵墙,等于墙柱。这些墙都很薄,很平行,整个墙壁如果有一点歪就会打穿,所以施工的测量仪器很先进,很准确,开凿技术很高明。开凿这么大的石窟,要由浅入深,由洞口近到洞口远,所以事先是要有一定的想法的。比如洞开凿成什么样子的,空间多大,这个洞和开凿的另一个洞的关系,两个洞之间距离多远,两个洞之间形成的平行的隔墙多宽、多厚。这些都是经过设计的,不是随便开凿的。

孙钧教授解释说:这些洞靠得如此之近,但从来没有打通过。这样从中间把一片岩石隔出来,从岩石力学,从地下结构来看,实际上是一个承重的结构,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承重墙。石窟基本上是圆的拱顶,所以要靠地下的岩柱、岩壁来支撑,否则就会塌下来。

说到石窟的事前规划,贾钢教授还谈到:偌大的石窟群,如果没有良好统一的规划,没有良好的施工组织,那是不可想象的。试想,一开始洞口只有20多平方米,它能容纳的人员相当少,只有深到里面时人员才能增加。人员增加后,人要在里面挖掘,千百吨的石料要运出来。搞这么大的工程,这么多的人,这么大量的石料,要是组织不好,没有良好的计划,没有统一的指挥,是很困难的。所以经过鉴定,要有序地进行这么大规模的行动,一定会有统一的指挥,统一的组织,而且要实行一个计划。否则,这么多人,这么多工具,这么多材料进出,一定会出乱子。我们现在建一个工程,施工的时候要有组织建设,这些都是由设计师,或者施工人员先行预定的方案。那么这样看起来,古代施工也是有一定的方案的。

据历史考证,在我国春秋时期,施工时就已经有了有比较系统的组织计划。春秋左传里面记载,当时筑城的时候,人员分工明细。那时有指挥官,相当于我们现在现场的施工经理;有具体的施工组织的基层官员,叫做封人;有管工程量的,有管钱财的,有管工具的,有管工作量大小的,还有管后勤的。那时都有这样一套完整的人员组织,所以从历史上看,龙游石窟的建造也应该这样组织化。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体现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6、矩形水池半凿半砌

人们对石窟群的认识,也是随着对石窟开发的过程逐渐深入的。经过观察对比发现,已开发的5个石窟,在底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均有一个面积约20平方米的矩形水池,深度平均5米左右。而且两侧是开凿而成的,留有原始的开凿痕迹,而另两侧则是砌石而成,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水池呢?还故意建造成半凿半砌的,用意何在?现在还不得而知。

7、龙游石窟的开凿使用了什么工具?如何实现?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我们想开凿一条隧道,必须经过地质考察,绘制图纸等步骤,还要使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定位仪器,以及利用现代化的施工工具及爆破手段,其过程也是十分复杂和艰巨的。那么,在距今遥远的古代,人们没有现代化的测量工具,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来完成即使是现在也十分复杂的垂直定位和地下定位呢?

什么工具造就了开凿精密的石窟?应用现代的测量工具和手段对石窟洞内墙尺寸进行测量,发现龙游石窟形制规整,整体建筑误差极小。从石窟的形制上看,基本上实现了原有的规划设计。此外对石窟的地下布局进行重新测量发现,石窟地下定位十分精确。几个洞窟相隔的墙壁都很薄,这些墙墙壁成等厚,平行延展几十米,最近处不足1米,如果有一点失误都会打穿。这当中最为突出的是,1号洞与2号洞的隔墙,厚度仅50公分。凤凰山24个石窟,可谓是左右相邻而不通,上下相依而不连。

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高级工程师)教授认为,当初开凿石窟的时候,肯定不可能像我们现在这样有精美的仪器和精密的测绘。但从开凿的经验上说,古人还是有所考虑的。比如说十多米到二十多米的高度,周围几十米的宽度,如果一不小心,洞顶就会塌下来。这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所以古人根据需要,在一些关键的位置,留下石柱。但是当时通过何种手段计算,确定预留石柱的位置,却是不得而知。

孙钧教授说:那时候后肯定没有精确测量仪器,那它怎么定位呢?它要不打穿,而且还要保持一定的间隔,何况岩壁比较薄而且相当平。如果在地面上施工,那是看得见的。但是在地下,却什么也看不见。那个时候没有经纬仪,没有水平仪,更没有现在的GPS,当时使用什么测量工具,是如何操作的,这些都是谜。而且如果用人工一凿一凿的凿下去,那需要多长时间呢?就单说运输的困难,光线的困难,肯定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说不定就是一二十年。

对于石窟不是随意开凿,而是有事前的规划和使用了测量技术这种说法,贾钢教授也表示赞同。从目前开发的几个石窟看,洞与洞之间靠得很近,而且隔墙差不多使等厚的,如果没有一种很好的测量技术,没有一定的方向、定位,要做到这样的精细,是非常困难的,洞与洞之间就会有被凿穿的可能。但是在没有各种精密仪器的情况下,开凿工作把握得如此精确,确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