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 > 

无毒蛇百科

无毒蛇百科

无毒蛇百科

本文核心词:蛇,自然,百科

乌梢蛇

乌梢蛇又名乌蛇、青蛇、乌风蛇、乌梢鞭、乌药蛇、黑乌蛇、黑花蛇、水律蛇、剑脊蛇、一溜黑等,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是典型的食、药两用蛇类,它不仅肉质鲜美,优于其他众多的无毒蛇,而且还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顽固性疾病的首选天然药材,在民间或医药领域,乌梢蛇的应用价值非常的大,无论是泡酒饮用或用于制药行业,其用量和市场价值都是非常喜人。

赤练蛇

赤链蛇是蛇目游蛇科链蛇属的一种,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越南、俄罗斯。在中国分布的为赤链蛇指名亚种。该亚种成体全长约1米左右,体背黑褐色与红(红褐)色相间。因具有51~87+12~30以上的红(红褐)色窄横纹而得名。身上散发腐鱼腥臭味。

赤链蛇的毒性一直饱受争议。对于“无毒”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它用来指那些不含毒液(传统的对“毒液”此词的综合定义为:被一种特殊器官所传输的,一种特殊腺体产生的复杂的物质,一定剂量会对有机体产生危害,被用于制服、消化猎物或防卫)的蛇,也用来指那些生产可能包含蛇毒中常见毒素的口腔分泌物,但并没有在其生存中扮演任何角色的蛇。

球蟒

球蟒生活在中非和西非,从塞内加尔到乌干达,从草原到树林,他们在树上与在地上同样感到舒适。他们喜欢微弱光线的环境,在黎明和黄昏,他们会变得活跃。在欧洲,他们被称呼为“皇蟒”,而在美国就用“球蟒”这一称呼,这是因为当他们感到紧张的时候,他们会把自己的身体卷缩成一个很紧的球,并把头稳固的藏在中心。像很多其他蟒类一样,球蟒也是一种温和的蛇类。主要以小型哺乳类动物为食。

玉米锦蛇

玉米锦蛇,是游蛇科,锦蛇属肉食类动物,有2亚种。体长80~120厘米,颜色很多,通常都是红色的而且伴有橙色的鞍形标记,拥有各种各样的色彩变化,从荧光橙到灰色、灰褐色、土黄色、紫色都有。因身上有镶黑边的红或红褐色斑纹,腹部有浓淡相间的方格状斑纹,所以又叫做“玉米蛇”。

玉米锦蛇原产地为美国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在美国、墨西哥、巴哈马、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等地都有发现。栖息于干燥林地,沼泽,农田等地。独居生活,黄昏及夜间觅食活动。温顺无毒,寿命可达20多年,是具有观赏性的宠物蛇。

黄金蟒

黄金蟒为脊索动物门,是缅甸蟒蛇的白化突变种,是一种十分稀少的变异品种。黄金蟒的成体可以长到约7米长。在野外的黄金蟒如果有机会与另一条黄金蟒交配,就会将它独特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但是这种几率十分小,因而黄金蟒十分难得。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北部。

奶蛇

是一种美国本土蛇类,当然也就成为美国蛇类业者的培育对象。在宠物蛇市场上也是很热门的种类,与王蛇,玉米蛇形成游蛇科,也就是黄颔蛇科的铁三角,都是宠物市场上不能或缺的重要角色。严格来说,这几种游蛇类对人类都有益处。因为它们可以控制老鼠的数量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水蚺

水蚺,类似水蟒的蛇类,网上有许多说森蚺也叫水蚺是错误的,是现存蛇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成年水蚺体长5—10米,体重可达220公斤,习栖江河中,可长时间没入水中或把头露出水面一点。主要捕食陆生动物,如哺乳类及鸟类,在有些地方也吞吃短吻鳄,卵胎生。有夏眠现象,可能与它生活的水域变干有关,水蚺可埋入淤泥中,借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网纹蟒

网纹蟒又称为霸王蟒、网蟒,是蛇亚目、蛇亚目属大型蟒蛇,世界最长之蟒蛇(特注:侏儒网纹蟒体长仅为1.5米-2.3米),与绿森蚺齐名(绿森蚺是世界最重的蛇,而网纹蟒为世界最长的蛇)。因两眼延伸到嘴角、身体背部为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复杂的钻石型黑褐色及黄或浅灰色的网状斑纹花纹,故得名“网纹蟒”。一般约8-9米,最长可达12米以上。目前已濒临灭绝。

网纹蟒,缠绕力非常强大,体型细长,是世界最长的蟒类。上唇鳞有凹陷的唇窝。头部有三条黑细纹,一条在头部正中,另两条由两眼延伸到嘴角,身体背部为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复杂的钻石型黑褐色及黄或浅灰色的网状斑纹花纹,故得其名。虽然身体细长,却是很强力的掠食者。历史上有人类被绞杀且被吞噬的纪录。

翠青蛇

翠青蛇属于游蛇科,翠青蛇属,全长1000毫米左右,身体绿色,吻端窄圆,鼻孔卵圆形,瞳孔圆形,背平滑无棱,仅雄性体后中央5行鳞片偶有弱棱,通体15行。半**不分叉;精沟不分叉,精沟外翻态走向为稍外斜到顶,萼片大,背有弱小刺;半**外翻态近柱形。卵呈卵圆形,橙黄色,幼蛇身体带有黑色斑点。

多活动在耕作区的地面或树上,其活动海拔高度为200-1700米。翠青蛇性格极其温柔,通常不会主动进行攻击。夜伏昼出,主要于白天活动,夜晚则在树上睡觉;平时行动缓慢,但遇到惊吓时会迅速躲避逃跑,主要捕食蚯蚓及昆虫。分布于中国、越南和老挝。

王锦蛇

王锦蛇属游蛇科蛇类,体大凶猛,且无毒,食谱广泛,野外捕食鼠、鸟、鸟蛋及其他小型动物。中国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南部(以前分布较多,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为因素等,现在较为少见)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国外分布于越南、日本(均有记录)。生活于平原、丘陵和山地。垂直分布范围:300~2300m。

原色王锦蛇(大部分)头部有黑纹“王”字,多数体表呈黑黄白三色环纹,鳞间末多黄色,触摸有肌肉感且粗糙紧实。多有后1/3无纹路呈星点至尾尖。

(因公母,体色差异,变异不一)腹部多为黄色,手感平滑,全长可达2.5米以上。

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拉丁名:Elaphe taeniura)是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黑眉锦蛇别名家蛇﹑秤星蛇﹑菜花蛇(虽王锦蛇也称菜花蛇,但四川、贵州一带称黑眉锦蛇为菜花蛇)﹑黄颌蛇﹑枸皮蛇﹑黄喉蛇﹑慈鳗﹑黄长虫﹑广蛇等。

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略似秤星,故又名秤星蛇;由体背中段往后斑纹渐趋隐失,但有4条清晰的黑色纵带直达尾端,中央数行背鳞具弱棱。由于该蛇具有较大药用价值,常被人类捕杀,数量不断锐减。另外黑眉锦蛇现发现共有9个亚种分化。黑眉锦蛇性情较为粗暴。适应力极强,活动因产地不同不分白昼。从深达300米的地下洞穴,到喧嚣的城市郊区;从高湿的热带雨林到半干旱的沙质荒野,分布之广让人惊叹。

缅甸蟒

缅甸蟒也有人称为缅甸岩蟒,又叫南蛇、琴蛇、双带蚺,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亚洲岩蟒的亚种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种蛇类之一。

缅甸蟒毕生会不断成长,而且雌性的缅甸蟒比雄性更为巨大。平均身长可达7米,体重可达91公斤。缅甸蟒体形粗胖,头较大躯体小,无毒。吻端扁平,有3对唇窝(热感应器官)。体棕褐色,头背有棕色箭头状斑,背面黄色,满布不规则棕色云状大斑,腹部白色。泄殖腔两侧有一对退化的爪状残肢。

它是东南亚地区的本土品种,多居于热带雨林里。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较容易接触到它们,有时也会出没于树木上。

亚马逊森蚺

亚马逊森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蚺,栖息于南美洲,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栖息在泥岸浅水中,捕食水鸟、龟、水豚、凯门鳄、貘等。

幼蚺是卵胎生的,有时一胎达七十条左右。许多幼蚺被凯门鳄(Caiman)吃掉。他们被认为是世界最大的蛇,喜欢生活在沼泽、浅溪和静止的河川中,是亲水性最大的巨蛇。森蚺大部分在夜间活动,但也常在大白天看到它在晒太阳。

森蚺的嘴巴上下可张到180度左右,4排牙齿可以独立活动,没有下巴,上腭中间的2排牙齿可以上下游动,有利于吞噬猎物,它的蛇皮可以拉伸,因此可以吞下比自己体型还大的猎物。森蚺的舌头是化学物探测器,鳞片可以感知猎物是否有动,眼睛是热能感应器,它们的气管在喉咙处,在吞噬猎物时,它们的气管是在外面的,所以不必担心气管堵塞。

血蟒

血蟒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下的一个无毒蛇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目前已有三个亚种被确认。

血蟒不易饲养,大多数原因为野生个体可能已感染了内寄生虫;而如果能提供血蟒完全将身体展开的空间,据说能有效的减少慢性呼吸疾病的发生。血蟒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蜥蜴、蛙类为食。

中小型蟒,一般不超过两公尺,因产地不一样,不同品种 的血蟒身体上的花纹和颜色有部分差异,如婆罗洲产的底色以黑为主,马来半岛产的底色以红褐色为主.原产地的大部分血蟒是当作制作皮件的原料,另因宠物市场的开发部分特别的个体被选出当做宠物饲养 。

红尾蚺

红尾蚺又称红尾蟒,体长:全长1.8-3米,体重:10-15公斤,无毒,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南美洲及加勒比海附近的一些岛屿。以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及鸟类为食。红尾蚺寿命可达20-30岁。此蛇有多种颜色,而且体型庞大,是相当瞩目的蛇类。目前共有10个亚种已被确认。

红尾蚺全长1.8-3米;重量10-15公斤。雌性较大。个别人工饲养的红尾蚺壳长至3.7米,重45公斤。 成年的红尾蚺体型大小差异颇大,各亚种的体型并不一致。分布于南美洲的红尾蚺身体较长。

红尾蚺能适应多种生态环境,由热带雨林至干燥地区均能活跃。红尾蚺幼蛇会攀爬于林木或矮树之间,但当它们逐渐成长,随着体重增加,会改为于地面行动为主。

钝尾两头蛇

钝尾两头蛇(学名:Calamaria septentrionalis)为游蛇科两头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双头蛇、越王蛇、两头蛇、枳首蛇。它是无毒蛇类。因有较大价值,被中国国家林业局收录为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之一。

体很小,全长335~362毫米。头尾粗细区别不明显,都有相似的黄斑和黑斑,尾可被误认为头,故称两头蛇。

其体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背面全为灰黑色, 鳞片的外缘黑色,构成网纹;另一类是背部灰褐色,鳞片的黑缘色稍淡,背中央的6行鳞片中有纵横各间2行宽的约半个鳞片的黑点,排成3条纵线。腹面橙红色,由分散的零星黑点;尾部腹面中央有一条黑线纹。

白条锦蛇

白条锦蛇,别名枕纹锦蛇、麻蛇。中国北方分布广泛的无毒蛇。生活力强,耐饥渴。性情比较温顺,行动较迟缓。捕杀小鸟、蜥蜴及小型鼠类为食。它的耐饿能力很强,曾有耐饿18个月的记录。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中。

滑鼠蛇

滑鼠蛇,俗名:乌肉蛇、草锦蛇、长标蛇、水律蛇、山蛇,是一种无毒蛇。背面黄褐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纹。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生活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平原地带。蛇性情较凶猛,攻击速度快,捕食鼠类、蟾蜍、蛙、蜥蜴和其它蛇等。11月至次年3月冬眠,5~7月产卵,卵数7~15枚,每条成年母蛇每年产卵12枚。

灰鼠蛇

灰鼠蛇,是游蛇科鼠蛇属的一种无毒蛇,行动敏捷,性情温顺,一般不主动袭击人。,别名:黄梢蛇、索蛇、过树蛇、过树龙、上竹龙(广西东部)、过树榕、跳树标、黄肚龙、高山标蛇(廉江)、山蛇(泉州、晋江)、土蛇(福建德化)乌歪(德宏)、上竹龙等。据介绍,灰鼠蛇在被捉住时,具有断尾逃逸的习性。 香港俗称过树榕,广泛分布于印度、泰国和印尼等国。在中国见于华南诸省(包括香港和台湾)。

蛇体略细长,一般在1米以上。眼大而圆。背面棕褐色或橄榄灰色,躯干后部和尾背鳞片边缘黑褐色,整体略显网纹;上唇和背面灰褐色,体中、后部每一背鳞中央有黑褐色纵线,前后缀连成黑褐色纵纹;腹面淡黄色。

玉斑锦蛇

玉斑锦蛇属于游蛇科,别名美女蛇,已改名,玉斑丽蛇。全长可达1米左右。背面紫灰色,头部有三道黑斑;背中央有一行几十个黑色菱形斑,菱形斑中央及边缘黄色;腹西灰白色,左右交错排列着黑横斑。

生活于丘陵山区林地,捕食蜥蜴和鼠类,卵生,无毒。广布于中国华北、华东、华南地区。是北京地区稀有种类,仅在密云和怀柔云蒙山区、海淀香山樱桃沟部分地区有少量发现。此外在近京的河北野三坡拒马河流域比较常见。多见于山区森林以及常栖息于山区居民点附近的水沟边或山上草丛中。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30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浙江舟山群岛。

绿锦蛇

绿锦蛇为游蛇科锦蛇属的爬行动物,生活于山区全身翠绿色的无毒蛇。

全长1m左右,长者可达1.3m。头较长,略宽扁,吻钝圆。

生活于海拔900—1620m的山区及丘陵地带。食鼠类。分布于云南、贵州、海南;国外分布于越南、缅甸、印度、马来半岛。

中国水蛇

中国水蛇是游蛇科水蛇属爬行动物,体粗壮,尾短。雄蛇全长263至490厘米,雌蛇全长275至834厘米。蛇体前部呈深灰色或灰棕色,具有大小不一的黑点,背鳞最外行暗灰色,外侧2至3行红棕色,腹鳞前半暗灰色,后半黄白色,上唇缘亦为黄白色。头较大,吻端宽钝,背鳞平滑,雄蛇腹鳞平均148.4枚,雌蛇腹鳞平均143.3枚,肛鳞二分,尾下鳞双行,雄蛇*************2.6对。

中国水蛇长年生活在水中,白天及晚上均见活动,食性杂,主要以鱼类、青蛙以及甲壳纲动物为食。种群主要分布在中国和越南。

三索锦蛇

中文学名:三索颌腔蛇,旧称三索锦蛇,背面灰色或黄褐色,无毒,生活于450-1400m的山地、平原、丘陵地带。性情暴躁,处于攻击状态时前半身保持的形状呈S形,主要捕食鼠类,也捕食蜥蜴、蛙类及鸟类,甚至取食蚯蚓。

国内分布: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

国外分布:印尼、马来西亚、缅甸、锡金、印度

草腹链蛇

草腹链蛇为蛇亚目游蛇科腹链蛇属下的一种无毒蛇,俗名黄头蛇、花浪蛇、土地公蛇、草尾仔蛇。

草腹链蛇是无毒的小型蛇类,体长最大约90公分,体色为灰褐色和黄褐色花纹交错,身体前半部有明显的黑色横纹,横纹两端各有一白色斑点。

日行性,性情温和,体冷。特别喜食蛙类、树蛙,偶尔也吃昆虫。卵生。主要生活于水域附近,栖息于平原、高原、盆地、低海拔山区以及河边、溪流、山坡、路边、水田边、农垦地、草生地。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15至1880米。

半水栖日行性为主,好出现在及干净的沟渠,近年来由于农药的使用,数量大幅减少。体型不大最大约90公分,全身由链状花纹交织,体色斑驳

分布: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河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海南、香港、台湾、广东(全省广泛分布)。国外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包括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缅甸、泰国和中南半岛各国。

温泉蛇

温泉蛇是中国独有的珍稀蛇类,栖息在高原温泉附近的岩石洞穴或石堆中,冬、夏季都可以见到;温泉附近的石堆缝隙中常可以看见蛇蜕;也见它们在高原温泉附近的小河、沼泽中活动,以高山蛙、幼鼠兔、鱼类为食,雌蛇一次产卵6枚。

中小型蛇类,全长780~1000毫米。头较短小,与颈区分不明显。

目前有关温泉蛇的生活习性所知较少。仅知其生活于海拔3960-4 350m的温泉附近的石堆、水边、沼泽草甸中,主要以鱼、老鼠和高山蛙为食仅见于西藏(拉萨、江孜、工布江达、当雄羊八井)。

钩盲蛇

钩盲蛇又名入耳蛇,是蛇目盲蛇科下的一种无毒蛇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及亚洲,不过现在钩盲蛇的分布已推广至世界各地。钩盲蛇是栖息于地洞的蛇种,由于体型细小,加上善于掘洞,因此经常被误认为蚯蚓,唯一分别就是钩盲蛇的身体并没有分成明显的段节。钩盲蛇的学名,是由印度教名词“Brahmin(婆罗门)”拉丁化而来的。目前钩盲蛇下尚未有任何被确认的亚种。

体小,圆筒状,似蚯蚓,是中国已知蛇类中最小的一种,全长84~164毫米。头小,半圆形,头颈无区分; 吻端钝圆;尾很短,末端钝。

生活于海拔300~800米的山区,栖息于泥土中,营穴居生活,常栖于枯木中、落叶堆、石下、岩缝中,或潜伏于园田土里、住宅区的砖缝泥土中、缸钵下等潮湿阴暗处,夜间或阴雨时到地面活动,行动敏捷。食白蚁或其他昆虫、虫卵、蛹、幼虫等,亦食蚯蚓。卵生,每次产卵2~7枚,卵大小为13毫米×4毫米。据报道,此种是蛇类中惟一能孤雌生殖的种类。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

束带蛇

海岸束带蛇是一种陆生无毒蛇类,非海蛇,, 海岸束带蛇的分布地带跟加州渍螈分布地点有重合,加州渍螈的体内具有河豚剧毒,但是海岸束带蛇经过长时间的演化,体内已产生出河豚毒的抗体,因此加州渍螈也是海岸束带蛇的食物来源之一,但是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发现,加州渍螈体内的毒性也在一代一代地增强,以抵抗海岸束带蛇的侵袭。

各种束带蛇鳞片的特征差异很小,而各地区代表种的颜色差别很大。束带蛇为加 拿大至中美一带最常见的蛇类之一。西方的束带蛇比东方的更适应水栖生活。束带蛇体型小,一般不足100公分(39吋),无害。受惊扰时,将头藏起,尾部蠕动,同时从肛门腺中排出一种难闻的分泌物。有些种类咬人。普通束带蛇(T. sirtalis)攻击性较强,为北美洲分布最广的爬虫类。

渔游蛇

中国境内共有5种渔游蛇属物种分布,分别为渔游蛇、黄斑渔游蛇、黑斑渔游蛇、圣约翰渔游蛇和三角渔游蛇。一般常说的渔游蛇多指国内分布最为广泛也最常见的黄斑渔游蛇,本词条内容主要介绍黄斑渔游蛇。黄斑渔游蛇生活在山区丘陵、平原及田野的河湖水塘边。半水生,夜行性,能在水中潜游。性凶猛,常攻击捕蛇者。主要猎捕小鱼,兼食蛙、蟾蜍等。当受到惊吓时,它会抬起身体前部,采取攻击的姿势。每年5-7月产卵,每次产3-14枚卵,自然孵化,孵化期为一个多月。其胆可药用。无毒。

全长0.5—1米,头长椭圆形,与颈区分明显。

颈棱蛇

颈棱蛇属游蛇科颈棱蛇属的无毒蛇(,该属在世界上已知有4种,分布于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我国仅有颈棱蛇两亚种。中型蛇类。头部在缩扁时会呈三角形,外观非常类似山烙铁头和蝮蛇,但山烙铁头和蝮蛇瞳孔垂直,有颊窝,可作为辨别二者的依据。游蛇科蛇类我国产有37属144种,几乎都为无毒蛇。

全长1m左右,无毒,上唇鳞7或8,不入眶,眶前鳞3;眶后鳞3或4;腹鳞123-158;肛鳞2片尾下鳞37-61对。体 粗尾短,背面呈棕褐色,有两行粗大的深棕色斑块,头部略呈三角形,外形极像蝮蛇或蝰蛇。

食蚯蚓、蛙、蜥蜴等。常活动于灌丛、草丛、茶林、树林中。受惊时头体能变扁平,准备攻击。大多出现在天然阔叶林底层,性温驯,无毒,无攻击性。在受惊扰或威胁时极常采取缩扁头部及身体的伪装策略。以蟾蜍和蛙类为食。生活于海拔600-2650m的山区和林木茂密的丘陵地带。

台湾小头蛇

台湾小头蛇,游蛇科小头蛇属物种,体背有距离相等的黑褐色波浪状横纹,约一片鳞宽。

体较粗胖,全长550~673毫米。头较短小,与颈区分不明显。

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地带,常见于灌丛、石堆、草地、树林茂密潮湿环境、农田、山道、菜园,亦偶见于开阔地或民宅,夜间活动,行动缓慢。食其他爬行类的卵。分布于云南、贵州、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

灰腹绿锦蛇

灰腹绿锦蛇为游蛇科锦蛇属的爬行动物。无毒蛇,全长约1m,体尾均较细长,尾长占全长的五分之二。通身背面翠绿色,腹面淡黄色,眼后有一条黑色纵纹。

全长1m左右,最长可达1.456m。头较长,颈明显,尾细长。

生活于高山地区,树栖。多于树林、竹林、山溪两岸灌丛中活动。食鼠、蛙、蜥蜴、鸟和鸟卵。分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国外分布于越南、印度。

黑头剑蛇

黑头剑蛇为游蛇科剑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黑头蛇。分布在越南、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浙江、安徽、福建、湖南、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一般生活于于海拔150-2000米的山区以及常见于石洞、树丛下。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50至20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湖北宜昌。

头较大,与颈区分明显。体较小,全长约2/3米。头背黑色,体背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一黑色脊纹,幼蛇黑色脊纹清晰;腹面黄白色,每一腹鳞两侧有一黑色点斑,前后缀连成二纵线。

生活于山区海拔600米林地,尾有缠绕性。主要捕食小型蜥蜴(草蜥、石龙子),小型蛇类(草腹链蛇、绣腹链蛇、翠青蛇),幼蛇食物不明。生活在山脚下靠溪流的地方,草多石乱之地,比较难发现。

纳尔逊奶蛇

纳尔逊奶蛇原产于北美洲,分布于墨西哥中部,以蜥蜴或老鼠等小型哺乳动物为食。性格较胆小,在遇到敌害时一般采用喷酸的方式抵抗,即使遇到比较严重的击打也不会咬人。喷酸会随年龄增长程度减轻。

纳尔逊奶蛇个体长度一般在120厘米左右,在人工饲养环境充足的情况下,雌蛇可长到130厘米。最大个体据说可以达到160厘米。体色由红黑白组成。眼睛一般位于头部第一个黑环处。身体上完整的红环一般不会多于18个。

紫灰锦蛇(红竹蛇)

紫灰锦蛇是一种无毒蛇。背部紫铜色,头背部有3条黑色带纹,纵向后坤,中间1条起自鼻间,止于鳞末端,另两条起自跟后,一直延伸到尾部。体尾背面有10多条形如马鞍形的淡黑色横斑,每个横斑约有3-5个鳞片宽;腹部玉白色。生活于山区,溪边、田边、路边及草丛中。以小型哺乳类为食。

王蛇

王蛇,又名皇帝蛇。王蛇属是蛇亚目游蛇科下的一个蛇属,属下的蛇类通称王蛇。普通王蛇广布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通常体色黑或深褐,带各式各样的黄或白色条纹、环纹、横纹或斑点。白化皇帝蛇蛇身有两种图纹,即普通环纹以及一种较罕见的条纹形式;一窝蛋里面可能出现这两种图纹。王蛇因取食其他蛇类而得名,包括响尾蛇和铜头蛇,王蛇对它们的毒液具有免疫力。有时同类甚至会自相残杀。

王蛇是一种温和蛇类,全世界共有八种,其中以加州王蛇比较普遍,虽然王蛇属于温和的蛇类,可是如果受到生命威胁,它也会发出嘶声并反击,有时也会卷成球体并以排泄物喷向敌人,野生的比较健壮的沙漠王蛇也会吞噬同属蛇科的响尾蛇。

王蛇性情温驯,生活要求较低,容易照料,是一种常见的宠物蛇。喂饲王蛇只须使用适当大小的鼠类便可,即使是活生生的、已杀死的,甚至经冷藏处理的鼠类,王蛇均能接受(然而建议以冷藏鼠类喂饲,以免活鼠在挣扎时倒过来咬伤王蛇)。王蛇是有趣而温良的蛇类,较少发动咬击,易接受被饲养者徒手把玩。

粉链蛇

粉链蛇,游蛇科链蛇属物种,体中段背鳞19行,中央3-9行微弱起棱,脊鳞明显大于相邻背鳞;背面黑色,具28-35+8-13个粉红色横斑。

全长1米左右。头较宽扁,头与颈界限明显,吻端圆而宽,瞳孔圆形。

生活于山麓平原近水处,多于黄昏或晚上活动。食蛙类,亦食其他蛇类。卵生。分布于海南(吊罗山)。

花尾斜鳞蛇

花尾斜鳞蛇体背黑褐色,体背中央有22个左右的近乎菱形的黄褐色斑纹,该黄褐色斑在体后部合并,形成一条黄褐色的中央纵线,直到尾端,中央纵线两侧为黑色纵带,腹鳞两侧有黑色的斑纹。头部有一“^”形黑斑,顶端起于额鳞后缘,两侧后延到口角后方,外缘为土黄色。眼后到口角有一黑带,颈部有一箭形黑斑,尖端达顶鳞后缘。

生活与山区森林中,捕食蛙类。无毒。

花尾斜鳞蛇指名亚种P. s. stejnegeri Barbour,分布于台湾。

花尾斜鳞蛇大陆亚种P. s. striaticaudatus Pope,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广西、四川、贵州。

中国小头蛇

中国小头蛇,俗称秤杆蛇,游蛇科小头蛇属,无毒,体长约半米,山区和平原均有分布,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生活习性:山区及平原均有,有时进入家屋。食蜥蜴和壁虎的卵。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黎明盲蛇

黎明盲蛇是盲蛇科其中的一种,广泛分布在中美、南美、西印度群岛、欧洲南部、非洲、亚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暖温带及热带地区。

盲蛇科其中一种,小型、营洞穴生活的蛇类。眼退化,隐藏於头部鳞下。属盲蛇属,分布大部分热带地区。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蚁和白蚁,有的种类体长达75公分(30吋),但多不到20公分(8英寸)。

世界上最小的蛇。无毒,体呈圆柱形,从头到尾粗细相似,尾短、周身被大小一致的、覆瓦状排列的圆鳞,没有腹鳞的分化。体长不超过20公分,呈圆筒状,形似蚯蚓,故又称“蚯蚓蛇”。

生活在腐木石头下、落叶堆、垃圾堆和岩缝间等阴暗潮湿的地方,晚上及下雨过后会到地面上活动,行动敏捷。以白蚁、蚂蚁或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卵生,行孤雌生殖,没有雄性个体。在全省低海拔地区都有分布,数量尚可。

山王蛇

山王蛇,体长100厘米左右,喜欢隐藏在水域附近的落叶下,倒木下。主要分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南部至墨西哥北部一带,栖息于海拔2700米以下的山地针叶林和灌丛地带。

形态: 吻鼻部为白色,身体主要为红色,有白色或黄白色斑纹,背部有黑色环纹。

习性:喜欢隐藏在水域附近的落叶下,倒木下。白天活动,在寒冷的季节经常出来晒太阳。

食物:以小型哺乳动物,蜥蜴和其他蛇类为食。

细白环蛇

细白环蛇为游蛇科白环蛇属的爬行动物。主要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海南、福建等地,一般生活于平原或山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

全长可达1m。生活于平原、丘陵地区,食蜥蜴。卵生。

坡普腹链蛇

坡普腹链蛇为爬行动物。在中国大陆,主要分布于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方,常栖息于低山区流溪或其他水体。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岛那大。生活于海拔281~813米的山区,多见于稻田中。食蛙。卵生。

全长475~518毫米。头较长圆,眼较大,瞳孔圆形。头背及颈部棕色或棕红色,上唇鳞灰白色,鳞缝棕黑色,枕部两侧各有1个黄斑。体背面,两侧黑灰色,中间棕黑色或黑褐色,两侧各有1条点线状的浅色纵纹;腹面黄色,每1枚腹鳞两侧各有1个小黑斑,前后连缀成链状纵纹。

狐狸蛇

栖地非常多样化,在松树林、沙地、草原、湖滨海边、沼泽地等都可发现其踪迹,在自然环境下通常生活在湿度比较高的地方 ,不太会爬树,几乎都在地面上活动,而且非常善于泅水。属于日行性蛇类,不过在夏天时为了躲避高温,会选择在夜间活动。性情较为神经质 ,如遇危险会摆出防御姿态,并使用尾巴快速敲击地面发出声音。狐狸蛇因为其肛门处有着独特的腺体,而所释出的分泌物味道如同火狐的麝香,所以被依此命名。

身体以澹灰或澹褐色为底色,其上有巧克色的方形以及清楚的鞍型斑纹分布,头部的斑纹较模煳,腹部有黄色与黑色呈棋盘格状花纹。在分布于北美洲的锦蛇类中,本种可算是躯干较粗、尾部较短的一种,体长通常在120~130公分左右,最大可达180公分。

主要以两栖类、小型哺乳类或鸟类为食,有时候也会猎食青蛙或鸟类的蛋。

红沙蟒

隶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蟒科沙蟒属,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小型到中等的无毒蛇类。本属已知11种,分布于亚洲。

红沙蟒体长一般不超过1 m,头、颈区分不明显,尾短、末端钝圆当地人称其为“土棍子”或“两头齐”。红沙蟒眼小,瞳孔直立,有的眼已退化。背部灰色、沙褐色或红褐色,有不规则的黑色横斑腹面灰白色,散有黑色点斑。通体被覆较小鳞片,背鳞更小,平滑或起棱,环体一周60枚以下;吻鳞及唇鳞上没有唇窝,尾下鳞单行。

中国: 内蒙,甘肃,宁夏,新疆。

世界: 阿富汗,中国,伊朗,哈萨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老挝白环蛇

老挝白环蛇为游蛇科白环蛇属的爬行动物。分布于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老挝山脉和泰国。

墨西哥玫瑰红蟒

墨西哥玫瑰红蟒是一种体形粗壮的蟒蛇,有一个窄窄的头和粗钝的尾巴。在其浅灰色的和淡黄色的身体上,从头到尾装饰着宽宽的深棕色条纹。这些条纹可能界限非常分明,或者非常粗糙。

这种蟒多分布在墨西哥西北部,擅长爬高,多见于灌木和半沙漠地区,以小鸟和哺乳动物为食。

图片和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欢迎联系

以上就是无毒蛇百科全部内容;搜索关键词(蛇,自然,百科)还能找到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