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 > 

定亲和订婚有什么区别

定亲和订婚有什么区别

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自古以来我国在婚姻上就有着极其复杂的流程,结婚并不仅仅意味着领证办酒席就行,在古代,一场正式的结婚流程下来是非常复杂繁琐的,在结婚之前,男女双方首先要定亲或者订婚,关于定亲和订婚,各地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定亲和订婚有的地方会混为一谈,有的地方则是有所区别的。

定亲和订婚有什么区别

订婚是指女方同意了你的求婚,女方家长同意了你娶他们女儿,然后帮你们张罗好一切事情,准备告诉所有的亲戚朋友来宣布你和女伴的关系。依照我国民间习俗,在结婚之前是应该现有订婚仪式的:订立婚书、交换礼物、立媒妁人等。不过按照我国的法律来看,订婚又不不是结婚前的必备程序,不经过订婚的婚姻,也不会失去婚姻的效力。

定亲是我国很多地方的婚俗。定亲通常是男到女家。去时需带上烟酒、猪肉、果馅以及给女方的衣物等。为图喜庆和吉利,所带的礼品均为双数,视情况不等。但对女方来说,不成亲是两家人,成了亲就是一家人,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定亲的仪式一般很简单,在媒人的主持下,参加定亲的有男女双方及双方的家长和一些亲人。大家在一起喝喝酒,吃吃饭,拉拉话,认认亲,定亲的仪式就算完了。

定亲一般都不是马上就结婚,而是先把这门婚事定下来,给你们一些时间相处,时机成熟之后在结婚。订婚一般是指俩人情投意合之后,有意愿想和对方往更长远的方向发展时,才决定订婚 。 但是也有少数人昰不分订婚和定亲的。

中国汉族定亲风俗自古已有,古代有纳吉、纳征、请期之说。《诗经》: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在中国定亲风俗也因地而异,而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定亲习俗也颇有特色。

定亲在中国古代婚礼六礼一般含有纳吉、纳征、请期三项。古代的汉族婚俗讲究六礼。所谓的六礼, 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按现今的语言来解释,纳彩是择配、提亲的意思。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说媒。问名,即所谓的讨八字。在古代和今天的婚俗中,讨回姑娘的出生年、月、日、时,要请阴阳先生推算。只有男女八字相合、才可以定亲。古代的问名习俗,还含有问清姑娘是谁生的,即问清是亲生的还是收养的是正室所生,还是继室所生。封建时代为求婚姻的门当户对,问清嫡庶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纳吉,指提亲。 一般来说,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合,得了吉兆之后,就认为婚姻可以成立。男方将这一事实告诉女家,谓之纳吉。纳征,即现今所说的送彩礼、 送嫁妆。征的意思是成功。送彩礼之后。婚姻就算成立了。未送彩礼时,婚姻未必成立。请期,指择定娶亲的日子,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通知女方家,就是俗话所说的送日子。 娶亲日期要征得女方家同意,所以叫请期。亲迎,指娶亲。男家派人或亲自迎娶新娘。

订婚在法律上是属于一种契约行为, 这是一种身分契约。此身分契约具有几点特性:

1,婚约的订立不得代理,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亦即,婚约必须男女双方彼此合意才可成立。

2,具有法定的订婚能力者, 才能从事订婚行为。法律上对於订婚 能力的界定是以年龄为标准:男满十七岁,女满十五岁即具订婚能力。若违反此规定而订立婚约者, 此婚约并非无效,只是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得向法院请求撤销。因为,不满二十岁之未成年人,其婚约须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3,婚约不得强制执行。婚约固然应该遵守,但也应遵照男女双方当事者的意愿。若有一方不能够履行时,不能强制执行。

订婚的流程是什么?

1、祭祖

男方在出发前,首先祭祖,然后上香祭告列祖列宗,请祖先保佑这段姻缘美满幸福。

2、出发

男方赴女方家的人数应成双数,由男方家之年长亲朋担任,而礼车数一般为六辆车。

3、纳采

男方纳聘车队到达女方家约100米时,男方须燃放鞭炮,女方也应燃引炮相迎,并由女方兄弟一人替新郎开门,再端洗脸水让新郎洗手、擦手,新郎应回以红包答谢。贡礼官将聘礼交予新娘父兄。

4、奉甜茶

准新娘在媒人的陪同下,捧甜茶献请前来纳聘的男方亲友。

5、压茶瓯

甜茶饮毕,准新娘再捧出茶盘收杯子,此时男方来客应将红包与茶杯同置于茶盘上,即俗称压茶瓯。

6、踩圆凳

准新娘由好福气妇人牵出,坐於大厅中一高脚椅上,脚踩一小圆凳,面朝门口,若是招赘,则面朝内。

7、戴戒指

由新郎取出系有红线的金戒、银戒套在新娘右手中指上,表示永结同心。婆婆亦在此时为新娘戴上项链、耳环之类的见面礼。

8、燃炮

订婚礼进行至此,可谓大功告成,此时女方应燃鞭炮道贺。

9、订婚喜宴

女方家设宴款待男方来客及媒人,宴毕男方应送红包压桌给女方。

10、回礼宴毕

男方应尽速离去,不宜久留。同时,男方回家时,绝不可互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