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夏至三更入伏的三更是多少天

夏至三更入伏的三更是多少天

夏至三庚入伏怎么算的 夏至三更入伏的三更是多少天

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面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蓄积,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而在夏至一直有着“夏至三庚数头伏”的说法,那么老一辈常说的夏至三庚是什么意思呢?夏至三庚入伏又是怎么算的?夏至三更入伏的三更是多少天?下面就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夏至三庚是什么意思?

夏至三庚数头伏是我国农历中,计算三伏天的方法之一,指的是从夏至日开始算起,第三个庚日便是头伏第一天。

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三庚中的“庚”字便是天干中的数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夏至三庚数头伏,我们根据这个口诀,可以算出每年的头伏时间。

夏至三更入伏的三更是多少天?

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这样就知道一更是多少天了。

盛夏时节,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三伏是初伏 头伏、中伏 二伏、末伏 三伏的总称。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中伏天数的多少视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为10天。

夏至三庚入伏怎么算的?

按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

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历书上还规定:“立秋”节气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即第三伏开始的日子。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 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

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

为何古人设定夏至三庚是头伏?

中国人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懂得“辩证法”。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易经里的“否极泰来”、人们对月相、寒暑、潮汐、兴旺盛衰等等,都是“动态的”、“物质的”、“辩证的”看。“伏”,是潜伏的意思。潜伏什么呢?原来潜伏着“寒冷”。”衰极而胜“、“盛极而衰”的道理谁都知道。

每年的7月中下旬是全年最热的时候,也就是”热到了极点“,寒冷就已经潜伏其中了。这一天古人选在了“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事实证明了我们的祖先是绝对正确的。

三伏天怎么养生?

1、勿贪凉

三伏天气候炎热,待在空调房里的时间不宜过长,空调温度以26℃为宜,不要对人直吹。老人、小孩、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病、呼吸道疾病的人更应少吹空调。吃冷饮不宜过多,否则易伤肠胃。

2、去湿气

三伏天高温湿热,人们易受暑湿侵袭。按摩承山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还可以泡脚、汗蒸,通过发汗去除身体湿气。

3、饮食调理

三伏天,人们容易受到“苦夏”的困扰,出现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的状况。所以三伏天的饮食需多吃健脾开胃、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苦瓜、山药、莲藕、木耳、蜂蜜等。

4、适量运动

三伏天宜伏不宜动,不是说完全不运动,而是适量运动。可以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进行游泳、垂钓、打太极、瑜伽等运动。气温高时,宜选择室内运动。

5、规律作息

夏天人体阳气旺盛,宜顺应规律早睡早起。早上六七点钟起床,晚上11点前入睡,中午午睡30分钟,有利于消除疲劳、平衡气血,补充体力,提高工作效率。

在夏至的时候,还可以适当地喝一些凉茶,凉茶不仅生津解渴,还能防止中暑,有需要的小伙伴们,可以直接点击下方购买哟~

以上就是夏至三更入伏的三更是多少天的全部内容,感兴趣得常来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