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判刑了但是不用蹲监狱叫什么

判刑了但是不用蹲监狱叫什么

安徽男子被判12年纸面服刑 判刑了但是不用蹲监狱叫什么

保外就医本来是出于一种人道主义让那些患有严重疾病的罪犯可以得到监外医治,可没想到这却让很对罪犯钻了空子,成为了他们的惯用外衣,自从内蒙古巴图孟被查出纸面服刑15年之后,近日网上就报道出了多例保外就医导致纸面服刑的案件,今天,安徽省发布公报称男子被判12年没蹲一天监狱,并且表示会对此事进行调查,如果确有违法的行为一定会依法进行严惩。接下来,大家可以和有图有真相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哦~

安徽男子被判12年没蹲一天监狱

安徽省宁县委政法委员会今日发布通报称,将就网络媒体发布的“伤人致死被判刑12年,行凶者没蹲过一天监狱引质疑”事件进行全面调查。

通报称,近日,网络媒体发布了“伤人致死被判刑12年,行凶者没蹲过一天监狱引质疑”的相关报道,休宁县委政法委对此高度重视,已成立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将全面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如发现有违法违纪行为,必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王某是否真如村民所说,没有蹲过一天监狱呢?

9月11日,据现代快报从安徽省九成监狱管理分局获悉,王某未曾被收监,在监狱的档案中没有查到其服刑的记录。

2003年8月12日,安徽省监狱管理局曾出具过一份 “关于罪犯王某服刑情况的查询结果”。里面明确提到,王某被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后,因其左肾积水,没有向监狱投送。

保外就医造假根源何在?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起事件中,村民们之所以看到王某在刑期内出现在大街上,原因是因为王某曾“保外就医”。而此前曝光的两起“纸面服刑”案例,罪犯也是通过“保外就医”这一方式。

9月3日,新华社《半月谈》曝光呼伦贝尔男子巴图孟“纸面服刑”15年,该案已被查实系“不符合保外就医规定,违法出狱”,之后,呼和浩特又爆出一起罪犯“纸面服刑7年”事件,一名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缓的罪犯,却连续6次获得保外就医和1次暂予监外执行,活动在监狱外的时间长达7年,并且在此期间,还外出旅游、工作、结婚生子。为此,5名狱医分别被以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判有期徒刑3年至5年6个月不等。

保外就医是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制定的一种监外执行措施。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在改造期间“身患严重疾病,短期内有死亡危险的”、“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年老多病,已失去危害社会可能”等情况下,可准予保外就医。

保外就医,本是出于人道主义,对于那些因患严重疾病不得不外出就医的罪犯,经司法机关批准让其取保监外医治的执行方法。它理应是非常严肃的,理应有着严格的程序和审核。一旦它漏洞百出时,对应的就是公平正义的千疮百孔。

报道中有一处细节,2012年,受害者父亲在去世前,还不忘叮嘱子女们一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可见,罪犯“逍遥狱外”,给受害者家属们带来的伤害,往往伴随一生,甚至终生抱憾。

当司法惩罚的完整性,在同一个“坑”中跌倒多次,我们就有必要针对性地反思:别让保外就医,成为保护违法犯罪分子的惯用外衣。

类似的事件,从“家属们四处诉求”到“媒体曝光、舆论关注”,给真相的查明和正义的实现提供了声量。相应的,一旦被彻底查清、严厉查处,就会形成示范效应,可以推动保外就医等司法程序的完善进步。我们期待休宁县司法部门,能够言出必果,促进正义的最终实现。

保外就医执行标准

保外就医是监外执行的一种。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准保外就医:身患严重疾病的;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年老多病,已失去危害社会可能的。保外就医保障了监狱里的罪犯接受治疗的权利,是一种制度关怀,这也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情况,且适用监外执行没有社会危险性而采取的变更执行方法。保外就医是监外执行的一种。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因患有严重疾病,经有关机关批准取保在监外医治。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情况,不适宜在监狱执行刑罚而采取的变更执行方法。

一般是两种情况:

1、人民法院判决时发现罪犯患有严重疾病,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内执行刑罚,直接决定保外就医;

2、罪犯在劳动改造场所服刑期间,患有严重疾病、短期内有生命危险,或者患严重慢性疾病、在劳动改造场所长期治疗无效,经劳动改造机关批准,可以保外就医。保外就医的罪犯应由罪犯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监督考察。保外就医期间应计算在刑期之内。如果罪犯病已痊愈刑期未满,应收监继续执行剩余刑期;如果刑期已满,则按期释放。

延伸阅读:内蒙古将严肃追究杀人犯巴图孟和“纸面服刑”15年问题

杀人犯巴图孟和“纸面服刑”15年怪事经报道后,引起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地方政法部门表示将依纪依法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回应社会关切。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了解到,由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牵头,联合自治区纪委监委、检察、法院、公安、司法、监狱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9月4日已抵达呼伦贝尔市开展工作。

呼伦贝尔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感谢媒体的监督报道,市委对此高度重视,市里也已成立查处此事的工作专班,重新全面核查、调查该案;该案性质恶劣,目前各工作组正在紧张推进中,这绝不是终点,将一查到底。

上述两级政法部门表示,将坚决查清有关问题,还被害人以公道;调查结束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情况,依纪依法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回应社会关切。

彻查巴图孟和背后“保护伞”,还社会以公平正义

内蒙古男子巴图孟和“纸面服刑”15年一事,引发持续关注。对于此案,当地警方回应,当年陈旗公安局不依法办事、纪律涣散,违规办保外就医,曾追责部分干部。该案办案人员对新京报记者称,巴图孟和保外就医程序违法;还表示,发现保外就医系违规操作后将其收监,之后调查发现他还涉及贪污,“不是贪污发现而后收监的”。

另据新京报报道,经走访多位知情人士、梳理关系网发现,巴图孟和的母亲、姑父、表哥等亲属曾在当地任公职。死者白永春的母亲指控这些亲属曾托陈旗公安局原局长及看守所工作人员关系,为巴图孟和违法办理保外就医手续。而当地政法委也通报,其母亲、姑父为其办理保外就医手续。

无论是巴图孟和复杂的关系网,还是他被曝“带刀开豪车,强占私人草场开度假区”的情节,都为解析此事提供了切口。如今,内蒙古已成立包括自治区纪委监委、法院、检察、公安、司法、监狱等相关部门的工作组,相信这些都会进入调查视线。而从当地警方不讳言当年办案作风问题,还有披露的收监严查等情况看,有关方面在处理这起旧案时态度积极,并无捂盖护短之意。

回看当年,巴图孟和杀人是在1992年,被判刑是在1993年。而1990年,为了堵住保外就医被违规操作的漏洞,司法部、最高检、公安部曾特意印发《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的通知,其中明确了监狱、劳改队或少管所、检察院、鉴定医院等相关部门的责任,规范了相关流程。

比如,保外就医的病残鉴定,由监狱、劳改队等进行,未设医院的,可送劳改局中心医院或者就近的县级以上医院检查鉴定。鉴定结论应经医院业务院长签字,加盖公章,并附化验单、照片等有关病历档案。这显然不是单个部门或某个人就能独立完成的。

据此推测巴图孟和背后有“保护伞”,且不是一个两个,绝非无据。此前的报道中就提到,多名当事人回忆,巴图孟和那份“保外就医”手续上有数名当地时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在违规开绿灯的过程中,这些人扮演了什么角色?该如何定性?希望这些在该案来龙去脉的复盘中得以还原。

更离奇的是,巴图孟和在搞到“刑满释放通知书”以后,还能当选村主任,进而成为当地的旗人大代表,这不只是对受害人及其家属的羞辱,也是对当地民众的轻慢:你们明知道我是杀人犯,看不惯我,但还是不得不接受我是你们领导的事实。报道显示,巴图孟和刚收监,就有“36名群众集体递交举报信,反映巴图孟和当村官时贪污”。

以上就是判刑了但是不用蹲监狱叫什么的全部内容,感兴趣得常来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