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恐同是什么意思

恐同是什么意思

恐同教材案败诉原告发声 恐同是什么意思

同性恋刚开始并不被人看好,甚至还会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她们,而随着同性恋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好像也见怪不怪了,近日,一个“恐同教材案”历经三年以失败告终,据了解,诉讼人是一名女同性恋者,而恐同教材指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本书,她认为书中存在知识差错,国际上并没有将同性恋列为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而这本书却称同性恋是心理障碍,这令她很是不满。接下来,大家可以和有图有真相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哦~

恐同教材案败诉原告发声

9月2日上午,“恐同教材案”原告西西 化名收到了判决书。这距离此案立案已过去超过三年。

“我前天收到短信说结案了,很忐忑的,知道很有可能败诉,很担心会有最糟糕的结果。”西西告诉全现在,收到判决的时候,她很紧张,然而最糟糕的结果依然出现了。

西西本人是一名女同性恋者,大学时她参与到同志公益活动中,彼时另一名大学生秋白 化名正以“对‘恐同’教材监管不作为”为由起诉教育部,而西西也通过这些资讯了解到“恐同教材”的问题,并试图游说编者修改教材。三年前的2017年7月,在游说无果的情况下,她以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为案由,起诉了该书的出版方暨南大学出版社,以及购书平台“京东网”。

这起诉讼在经历三次延期开庭后,最终于今年7月28日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法院开庭审理,该案判决书于今日送达到原告,判决结果认定图书质量不合格的主张证据不足,原告败诉。

虽然该起诉讼的案由是图书产品质量问题,但是不论是西西个人的出发点,还是媒体对此案的关注点,均落在同性恋群体反歧视上,因此该案也被称为“恐同教材案”。根据西西提供的资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将同性恋归类在“性心理障碍”,她在提交的证据中指出,书中有如此表述:“获得不恰当或错误的性信息,更严重的可能会引导性取向出现偏差。”

她认为,这些表述是对同性恋群体的污名化,而且不符合CCMD-3、ICD-10等疾病分类标准。CCMD-3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 》,其中仅将“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视为是性心理障碍,而由WHO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也没有将同性恋列为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这两份标准均属于卫生领域的权威性文件。

根据西西向全现在提供的判决书显示,法院认为,图书把同性恋归类为性心理障碍,属于认识性分歧,而不属于知识性差错,同时,图书中涉及的学术观点、认识性分歧,均不属于出版社审查责任范围。因此,法院认定被告出版社已尽到质量审查义务。

同性恋不是心理疾病

1996年9月,中华精神科学会设立CCMD-3工作组,重新制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计划在随后的几年中,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并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中国标准。新版CCMD在制订之前,有专门的课题小组对同性恋做研究,在对随机选择的51例同性恋者一年多的跟踪调查发现,只有6人需要精神科医生的帮助。2001年4月,CCMD-3出版,取消了CCMD-2的“性变态”条目,将同性恋归于新设立的“性心理障碍”条目中的“性指向障碍”的次条目下。

性指向障碍指起源于各种性发育和性定向的障碍。从性爱本身来说,不一定异常,但某些人的性发育和性定向可伴发心理障碍,如个人不希望如此或犹豫不决,为此感到焦虑、抑郁及内心痛苦,有的试图寻求治疗加以改变。这是 CCMD-3纳入同性恋和双性恋的主要原因。

对此,时任中华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3工作组组长陈彦方教授解释:“我们认为同性恋性行为是正常的。但是考虑到一些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和苦恼,保留‘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从而和世界卫生组织第十版国际疾病分类 ICD-10保持一致。” 他还指出,CCMD-3里的“同性恋”和社会上普遍指的同性恋有些不同,因为CCMD-3的诊断对象只包括那些自我感觉不好并希望寻求治疗的同性恋者。“在新的标准中,只有那些为自己的性倾向感到不安并要求改变的人才被列入诊断。”

同性恋产生原因

性取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各种性取向并无优劣之分。关于性取向的产生有很多种理论,当今绝大多数科学家、心理学家、医学专家认为性取向是先天决定的,美国心理学协会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发表的一篇科学文献表明:长期的实验记录证明,同性恋是无法被“矫正”的,性取向无法改变。

许多研究人员早已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同性恋有深厚的生物医学基础,同性恋者的性取向是由同性恋基因决定的,无法通过后天改变,不是一种选择,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部分同性恋者在12岁时,就已经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了,另一部分同性恋者要在12岁~16岁的阶段继续探索自己的性取向并逐步确定下来,绝大部分同性恋者在20岁的时候都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了。但是也有一些同性恋者可能在40~50岁时,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并深信不疑。

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同性恋者意识到自己性取向的早晚,与个人经历、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关联。这是因为异性恋在数量上占据碾压性的优势,同性恋者很难在周围充满异性恋者的环境下,像异性恋者一样从小认知自己的性取向。年幼的同性恋者充其量只会疑惑自己为什么不像周围人一样对异性感兴趣,但不会发觉自己是同性恋。

这就是“后天同性恋”的由来,实际上这些“后天同性恋”只是过晚意识到自己性取向的同性恋者罢了。当然,前提是这些人从未对异性产生过爱情和性欲,否则就是过晚意识到自己性取向的双性恋者了。

同性恋群体中有很多异性化者?

有些人在观察了同性恋者的社交圈子后,会有一种疑问:同性恋群体里的异性化者为什么会这么多?难道同性恋者还不如跨性别者多吗?

异性化者如此高频的出现在同性恋群体里,其实是有原因的。除上述多种因素外,影视作品也在曲解同性恋者形象的工程里“帮了大忙”。有相当多的影视作品都会刻意把同性恋者的形象刻画的很异性化,例如:男同性恋者手翘兰花指、身姿扭捏、着装花俏;女同性恋者身穿男装、形象男性化、举止粗鲁。这种刻画手法让人们对同性恋者产生了错误的刻板印象,也让跨性别者误会了。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制片人对同性恋者、LGBT不够了解,或是采取了错误的方式去了解同性恋者。例如:接触到了伪同性恋者、在同志圈 网络和现实中专属同性恋的社交圈子,包括社交平台、社交软件、酒吧等里寻找演员或了解同性恋者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对同性恋者产生偏颇的印象和理解。

在这个缺少对性取向正确科普的社会里,连LGBT本身都有可能是性盲 不了解性取向的人,由此产生了大量错误定位自己性取向的人和跨性别者涌入同性恋群体中。虽然伪同性恋者的数量远远没有真正的同性恋者多,但却相当的集中、强势且高调、活跃,大有鸠占鹊巢的趋势。如果制片人本身就是个性盲又随意接触同志圈的话,一不小心就会跑偏,很容易拍出错误的作品。

除了影视作品外,各种五花八门且高产量的娱乐综艺、访谈纪录、科普文章等自媒体作品也会出现以上错误,并且往往因为对LGBT半吊子水桶的认知度,导致内容半真半假,反而更加具有迷惑性、散播性和危害性。

伪同性恋者导致了错误的作品出产,错误的作品又导致了伪同性恋者的扩大,而伪同性恋者又十分的高调活跃,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只要想见,一抓一大把。真正的同性恋者却很容易被当做哥们、闺蜜,根本看不出来,且绝大多数又不混满是伪同性恋者的圈子,因此很难见到,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觉得同性恋群体里有很多异性化者的原因。

同性恋为什么越来越多?

据说,现在的同性恋越来越多,恐怕这不是什么谣言。出现这个苗头时,马上就有一个问题出现:为什么现在的同性恋增多了。当然,有人说,人们对男女之间的爱情丧失了信心;也有人说,那是个人癖好。众说纷纭。小编这里从文化上给予另外一种解释。

同性恋增多至少能够反映出,人们的价值观念有所改变:有些人不以男男或者女女为特别羞耻的事情。有些法律都在推进同性恋的合法化,暂且不说已经明确表示认同同性恋的条文,单是由于这个话题被讨论,就已经包含着同性恋被认同的现实可能。

要知道,同性恋在古代社会是受到舆论排斥的。尤其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男和女的界限分的是很清楚的,而且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很严重。当时的儒家礼俗思想不太认同同性恋。主要是因为那时候,人们的观念里有男女的等级之别,人和人并非完全平等。

直到后来,我们把封建等级制度取消之后,再加上西方的存在主义浪潮流入中国,中国的年轻人的思想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当然也直接影响到价值观念的层面。那种男女之间的等级以及理性建立起来的规则统统都被打破了,人们也就以为:我们自由了,我们什么都可以做。当然,如果这一点是明确的。那么,男男可以结合,女女也可以结合。

新的存在主义思潮为同性恋奠定了基础,因为想成为同性恋有了坚实的理由:那是我的生存方式,你管得着吗。而这一条理由,你难以找出破绽。于是乎,那些同性恋者拥有了无限的勇气,因此得到迅猛的发展。也就成了如今这般兴起的趋势。

以上就是恐同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喜记得常来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