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外卖骑手好做吗

外卖骑手好做吗

白岩松提醒外卖平台别把骑手当机器 外卖骑手好做吗

最近关于外卖骑手的事件一直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不少人都对骑手这个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据最新消息报道白岩松提醒外卖平台别把骑手当机器,这也是之前因为饿了么平台对于多给骑手5分钟引发出来的话题,那大家觉得外卖骑手好做吗,那么接下来大家就和有图有真相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白岩松提醒外卖平台别把骑手当机器

前天 9月8日,有一篇名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迅速刷屏,主要写的是:外卖平台用越来越先进的算法催逼着外卖小哥越发疯狂的奔波在送外卖的路上,险象环生。那么,这篇文章所引发的压力和未来的解决方向如何?《新闻1+1》白岩松连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就此事件进行探讨。

既然刷屏,自然就变成了一种压力;一有压力,矛头所指向的两个重要的外卖平台“饿了么”和“美团”就开始回应。

“饿了么”回应得比较早,但可能就是因为回应的比较早,显得有些轻描淡写,它选择的方法是,给消费者一个选项:“我愿意多等5到10分钟”。

来看一个调查:

您愿意多等外卖5到10分钟吗?

44%说愿意,不差这5到10分钟;20%说不愿意;还有36%说看情况。

平台设置“多等5到10分钟”按钮,您认为能缓解外卖员的时间压力吗?

61%说能缓解;38%说不能,平台该优化算法,而不是甩锅消费者。

神奇的是,昨天傍晚6点43分的时候,还有75%的网友选择的是不能,平台应该优化算法而不是甩锅消费者。后来一股神秘的力量迅速使第一个选项快速增长。

白岩松:这股神秘的力量难道姓“水”吗?既然这个数据是失真的,我来说说我的看法。我坚决反对加“多等5到10分钟”去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解决这个问题靠的是平台和监管,不能甩锅消费者。

另外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一旦说消费者很温暖,选择了“我可以多等5到10分钟”,外卖小哥就可能先送不选这项的客户,因为人家着急,然后再送给你,最后可能再次出现越宽容、越温暖的人越吃亏这样一种现象,这不合适。

白岩松评平台推出愿不愿意多等5-10分钟功能

坚决反对!解决问题要靠平台和监管,不能甩锅消费者

坚决反对饿了么新增“多等5到10分”的功能。解决这个问题,要靠平台和监管,不能“甩锅”消费者;另外从人性角度来说,一旦消费者很温暖,选择可以多等5到10分钟,外卖小哥先送不选这个选项的客户,然后再送给选了这个选项的客户,最后再次出现越宽容、越温暖的人越吃亏的现象,这不合适。

白岩松谈外卖小哥拼命

外卖平台将骑手当“机器”,将现实环境完美化,政府将监管的宽容变成了纵容

外卖行业反应出来的问题:第一,把外卖骑手没当成人,而是当成了机器;第二,把不理想的现实环境当成了一个理想的虚拟空间,确定了多少分钟,骑手就必须到。从某外卖平台时间要求变化就可以看出,2016年最长时限一小时,2017年变成45分钟,2021年最长时限38分钟,他能不闯红灯吗?而且政府这几年也把对新兴业态的监管宽容变成了纵容。

从“饿了么”到“美团”今晚的回应,是危机公关,还是真诚的在准备解决问题?

从今天 9日早上“饿了么”的反应和今天 9日下午“美团”的反应,我的感觉是有一种危机公关的仓促感,但是实际上没有很好的正视问题,认识到自己企业本身存在的这样一些问题,所以这样的搪塞很多消费者是不买单的,特别是早上“饿了么”实际上把很多责任推加到了消费者身上,让消费者把这个时间省出来,但是问题的核心不是消费者造成的,本质是这些企业在算法的设计上,包括对员工的关怀方面出了问题。

怎么看待“美团”9日晚的回应,哪些是可取的?

相对于9日早上“饿了么”比较仓促的回应,“美团”的回应是比较有准备的。它首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包括谈到了在系统和对员工关怀方面比较好的改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态度。其实这样问题的产生是有深层次原因的,无论是平台企业还是监管方,都需要考虑怎样进一步完善,营造一个比较健康规范的生态环境,让相关企业很好的发展,包括让相关的员工能够得到一些劳动权益的保障。

怎么看待“把人当机器”这件事所显现出来的结果?

其实外卖企业对于现在的一些外卖骑手,它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很典型,我把它形容成一个流动的血汗工厂,它其实并没有把这些活生生的人当成真的人来看待,而是冷冰冰的用算法去管理乃至规训一些骑手,让他们按照指定的路线,哪怕是错误的、危险的。这样的做法其实并没有真的关怀或者正视外卖骑手的职业健康、职业安全的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履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都是需要反思和提升的。

怎样的管理是合理的,现在为什么让大家感觉到不合理?

现在企业在优化算法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外卖骑手是活生生的人,并没有考虑现实城市的环境是复杂的,总是在一个理想的状态下进一步优化,而且优化的目的不是为了让骑手更安全,而是让时间压缩,让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它的目标其实是出现了偏差。最后的结果也可以看到,对外卖骑手而言产生了很多问题。

外卖平台该不该借鉴更长时段的评估体系?

这方面的改善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目前很多外卖平台企业没有把外卖骑手当作可以长期合作的伙伴,而是非常短视的去看他们,包括尽可能降低他们的成本,不愿意进行长期考核和奖励,所以可能是按每单来,这样在每一单的方面都可以降低成本,甚至以罚代管,这样对他而言是有利的,所以他可能不愿意做这样的改进。我们期待他以这样的方式来去管理外卖骑手,包括让这个行业能够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外卖骑手对这样不合理的、压迫的状态,为什么还能接受?

其实很多外卖骑手都是来自进城务工人员,包括有些是从制造业企业转变过来的,这个时候他们跟企业地位的悬殊是非常大的。平台企业是非常强势的,而外卖骑手是供过于求,他们是分散的,也没有有效组织起来,没有自己的代言人和维权的组织,这个时候很大程度上是任人宰割的地位,对他们其实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即便他们有自己的不满,有时候却没办法发声,包括发声之后也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这个方面,相关的部门包括行业协会、类似的维权组织其实应该能够朝外卖骑手敞开,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保障。

由危机公关转变成真诚的改变,有何期待?

本质上是我们期待企业不应该只是把这样一次危机视为一个危机,因为我们经常讲危中有机,这样一次危机看似是负面新闻,对于企业而言恰恰需要利用这样一个危机,能够更好对组织对企业进行反思,这样一个企业的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企业的使命是什么,包括在很多方面能不能给劳动者提供一个有尊严的、安全的、体面的工作,而不仅仅是为了逐利,为了资本不断增加利润,这方面企业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反思,而不是简单的措辞上的回应。

有关平台也应该充分的理解,我们并不是带着一种恶意去看待这样的事件,恰恰我们所有人都是这种业态快速兴起的受益者,因此期待各方参与其中都能形成一种共赢的角度。企业的确不能危机公关,而应该真诚的改变,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希望这次是主动的。

接下来我们要关心的是过去几年,政府的主管部门一直用一种相对宽容的姿态看着新兴业态的发展,也知道它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怕一打压这个业态就发展得不顺畅了。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该管的恐怕还得管。如何管得更好呢?

外卖骑手好做吗

外卖骑手是很多外地年轻小伙子的工作选择之一。他们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打拼,可能不一定有什么傍身的技能,送外卖是个门槛不高,靠辛勤努力就可以有所收获的工作,很适合打拼几年,攒下一笔钱来再做其他打算。

做外卖骑手有这样几个比较好的地方:

入行门槛不高,不讲究学历,重要的是能吃苦。

成为外卖骑手很简单,不管你过去是什么学历背景,只要身体健康,有一辆电动车,再穿上外卖骑手黄色或者蓝色的统一服装,就可以成为一名靠自己本事吃饭还能赚钱养家的人。

骑手赚钱多少,靠派单量,派得单越多,赚的钱就越多,很多人一天会工作十几个小时,就为了多派几单。

而且听说派单量还有榜单,能在榜单前几名的人会优先派送距离近又好送的单子,提高单位时间派单效率,派得单多,赚到的钱都更多。

工作时间比较灵活,没单配送的时候比较自由。

以前我上瑜伽课的会馆旁边,可能就是个外卖配送的集合点。下午非配送高峰期的时候,总能看到六七个等派单的骑手靠在车上抽烟、闲聊,还有打游戏的。

接到单子,就把抽到一半的烟往地上一扔,风驰电掣地骑上电动车就走了。有时候到了商家那里取餐,也需要等待,经常能看到他们一边忙着看手机抢单,一边刷抖音快手什么的。

所以他们的时间还相对自由,有活干就干活,没活干也没有什么人管。

多劳多得,还可以偶尔跑个兼职。

有些灵活一点的骑手,会认识同区域的其他骑手,如果刚好有两个骑手有同一个小区的订单,完全可以整合一下,由一个人来送,互相帮忙,这样同样时间内大家能派送的单子都会更多。

我听说有的骑手下午不忙的时候,还会接一些同城跑腿的活,反正就是充分把时间利用起来就好。

外卖派送工作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单纯的,大家竞争没有那么激烈,各凭本事而已,而且还有和谐的互帮互助,除去辛苦,还算是个不错的工作。

而且现在客人们也越来越能理解骑手们的辛苦,迟到一点或者出点小问题大多也都会谅解,不像最初一定要投诉什么的。整个的氛围能好一些了,遇到客人投诉或者态度不好的情况虽不能完全避免,也好了很多。

微信搜索:购易购,关注购易购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最新资讯!

以上就是外卖骑手好做吗的全部内容,喜记得常来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