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元旦的由来和寓意有哪些?

元旦的由来和寓意有哪些?

元有开始之意,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公历1月1日元旦为我国的法定节日。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有开始之意,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在我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一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夏历正月初一恰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的前后,因此便把夏历正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公历年、阳历年或新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