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 > 

最新木牛流马复原图

最新木牛流马复原图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三国志、武侯传》中记载制流马的尺寸数: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大小与前同。前脚孔,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村七分,大小与前同。后载刻去后杠孔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前杠等。后载刻去后杠孔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后一寸五分,后杠与前杠等。从上杠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从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像。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杆,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最新木牛流马复原图:

复原诸葛亮木牛流马的关键是复原作法竹简: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出师北伐,为了克服运输军粮的困难创制了木牛流马,制法记于竹简并有附图。其法载于史书《诸葛亮集》。若干年后,原始竹简老化,附图丧失、字迹模糊、一些竹简错位脱漏;又几经传抄,原文更是残缺多误,加之文中杂有方言,更让后人难以理解。特别是小说《三国演义》对木牛流马加以文学渲染、使其神秘化,进一步使制作方法扑朔迷离,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成为复原操作的严重障碍。古今不乏木牛流马爱好者,复原样品不下十种。

诸葛亮木牛流马机械原理图:

长期以来,有关诸葛亮所造木牛流马,人们众说纷纭,有的猜它是一种独轮车,有的说它是四腿行走的机器牛等多种版本。为探明真相,本人通过一番深入研究,终于全线破解史料内涵,原来该史料涉及到历史知识、古车制造、杠杆力学、机械常识、工匠术语、车辆制动与转向等诸多领域,所以必须相对综合攻关,才能全盘解读。研究中发现,史料内涵有两类,一类是指实物结构,为有形类,其他为辅助类,解读首先要从流马的具体尺寸入门,因为尺寸仅是数字,是真是假,一探便明,经过验证并将各种尺寸做成实物拼成后,一件出乎意料的古车,呈现在我们面前。据考证,木牛共有14种结构所组成,下面针对神秘的木牛幕后玄机,一一对解,最终同样还原出木牛形来。1,曲者为牛头,解:指木牛头形,其用途于暗藏刹车机关。2,双者为牛足,指支撑双腿为牛足。3,横者为牛领,指连接双腿的横木为牛领。4,转者为牛脚,称车轮为代步的牛脚。5,方者为牛腹,指方货箱为牛腹。6,覆者为牛背,指箱盖为牛背。7,立者为牛角,牛角装点牛形。8,细者为牛鞅,指士卒挂在牛脖上的给养袋。9,牛仰双辕,证明双辕是在牛头前端。10,垂者为牛舌,指刹车杠杆为牛舌。11,舌着于腹,指刹车拉绳,一头系牛舌,另头穿腹连接刹车轴。12,曲者为牛肋,指肋的中空穿拉绳,起外层防护。13,摄者为揪轴,指刹车轴是由皮绳所系。14,刻者为牛齿,当牛舌拉紧刹车轴后,随即将其固定于牛齿的本桩内(请见解图)。综上对解,在14种结构中,其中就有5种属于车辆刹车系统。而目前,所有木牛流马的猜测版本,均未涉足该系统。远在17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率先在世界上,发明了车辆刹车系统,令人惊叹。据史书讲:将木牛马口内舌头扭转,木牛马就不能行动,说明车辆进入制动状态。将牛马舌再扭过来,可长驱大行。实物验明,其制动原理竟然与当今各车辆的手动刹车功能如出一辙。难怪早在400年前,罗贯中曾预言道:后世若能学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宋代科学家祖冲之也曾精辟地称道: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解:自从发明刹车机关后,可施机自运,无需再劳人的苦力。这就是中国千年科技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