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 > 

日本对华援助真相

日本对华援助真相

1979年至今,中国共获得日本约2248亿元人民币的开发贷款以及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和无偿援助,特殊的历史原因以及复杂的民族情感,使这个规模巨大的援助行动并不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知。

1970年代末,中国改革之初,缺少大量资金,当时的世界对中国还缺乏明确感。那时,日本是第一个支持中国的国家。

不管是对放弃战争赔款的善意感谢,还是中日贸易的客观需求,日本对华开发援助成为早期中日关系改善的一个象征,也为中国早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9年之后,日本政府也是第一个恢复对华援助的国家。从1997年到2001年,日元对华贷款进入了高峰期,2001年达到2144亿日元(约142亿元人民币)的峰值。

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跳动相一致,30年间,日本对华援助从沿海到内地,几乎涉及中国发展的各个领域从中国早期的能源、运输等基础建设,到农业项目,再到环保、人才培养。迄今在国内已有200多个项目。

除日元贷款之外,在中日关系风风雨雨的30年间,日本通过派遣海外协力队、年长志愿者等方式,为中国提供大批志愿者、专家,遍布中国的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领域。曾经因历史问题水火不容的两国,因为援助,在扶贫、传染病防治、水资源利用等领域搭起了交流的平台。

30年后,2007年日本与中国双边贸易额达到2630亿美元,中国也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

今年3月,日本最后一次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后,日本对华贷款即将结束,不过日本的对华援助还将存在。

日本对华援助真相: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决定对华援助时,战争赔偿已不再是中日两国考虑的问题了,至少在日方看来是不存在的,因为日本当时与中国恢复邦交的条件之一,就是中国必须放弃对日索赔。而中方也不想依靠别国的赔偿来建设自己的国家,早在60年代就向日方表示过战争赔偿是要求对战争没有直接责任的一代支付的,所以是不合理的。日本对华援助主要基于本国利益的选择。

1979年至2008年,日本向中国提供约2248亿元人民币援助,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从1979年开始,日本对华提供政府开发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即ODA),日本对华ODA实施了近三十年,直到2008年才基本停止。据统计,直到2008年,日本对中国实施的经济援助总额约为3.4万亿日元(约2248亿元人民币) ,其中包括大部分的开发贷款以及小部分的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和无偿援助。

历年日本对华援助金额(数据来源《南方周末》)

改革初期,中国外汇储备有限,但又急需外汇资金配套引进技术和大型设备采购,利息低、周期长的日元贷款恰好解了燃眉之急。

日本对华援助为中国改革初期的基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日本对华援助的范围包括中国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经济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很多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项目,诸如北京地铁一号线、北京首都机场、武汉长江二桥等项目建设中都使用了日元贷款。以北京地铁一号线为例,其日元贷款占到总投资的20%,等等。

除日元贷款援建设施外之外,日本还提供了无偿援助和技术合作,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中日友好医院(160亿日元)、中日青年交流中心(101. 1亿日元)、中日友好环保中心(约100亿日元)、墩煌石窟文化遗产保存研究展览中心等。日本通过派遣海外协力队、年长志愿者等方式,为中国提供大批志愿者、专家,遍布中国的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领域。(《日本对华ODA的成效与其转折》,金熙德 ,《日本学刊》 1999年05期 )

70年末开始中日均有不少声音认为对华援助与战争赔偿有联系

1972年我国在《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中主动放弃了战争赔偿要求。从1970年代末,中日两国均有诸多声音把ODA 和日本侵华赔偿联系起来,甚至有人把ODA当做日本对战争间接的道歉方式,神户大学教授五百旗头真称ODA 是准赔偿。1978年4月,日本受到中国取消许多设备订单的打击,当时兼任日中经济合作协会会长的新日铁董事长稻山嘉宽表示:由于中国没有从日本获取赔偿,日本政府应该在诸如贷款利率等方面做出特殊的例外安排。1979年,在日本政府酝酿对中国提供第一批日元贷款之即,日本国内出现了对中国放弃战争赔偿要知恩图报的氛围。如日本财界中有人认为:中国放弃了战争赔偿要求,所以日本理应提供优惠的日元贷款以加强日中经济关系。日本通产省针对内外反对对华日元贷款超过对东盟援助的意见,也曾明确表示应该对放弃战争赔偿要求的中国给予积极的合作。

此外,日本政府本身也利用赔偿与ODA 之间的联系为该计划争取支持。1983年,正值日本讨论第二次日元贷款计划时,外相安倍晋太郎提醒国会预算委员会成员:中国放弃赔偿使双边关系正常化成为可能,日本出于对过去的反省,要与中国的建设事业积极合作。(《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的定位与评价》,朱凤岚 ,《当代亚太》 2004年12期)

但是,中日政府均没有公开正式承认对华援助与战争赔偿有关

但是,迄今为止中日政府均没有公开正式承认ODA与战争赔偿有关,如日本庆应大学教授国分良成所言,中日双方都没有在以文件形式正式提及或确认的时间内宣称存在这种联系,他认为这种联系乃是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人在心理上所构建。

1972年9月29日,时任日本外相的大平正芳在回答记者有关对放弃要求赔偿权的中国是否将予以援助的提问时表示,中国方面尽管处于可以提出任何要求的地位,但中国放弃了要求赔偿的权利,因此,日本应采取对此进行坦率地评价的立场。今后,两国将按照各自国家的计划自主地进行经济建设。我们将理所当然地站在平等互惠的立场上,相互进行经济交流。这与第五条(放弃战争赔偿作者)没有直接的联系。1979年12月,作为日本首相的大平正芳访华宣布对中国提供日元贷款承诺时,对历史问题和战争赔偿只字未提。这表明,日本政府有意避开对华经济援助与战争赔偿的关联。(《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的定位与评价》,朱凤岚 ,《当代亚太》 2004年12期)

2004年前驻中国大使国广道彦接受三联周刊电话访问时,被问及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援助,是日本国民对中国人感情上的补偿还是日本国家利益的选择?国广道彦回应称:对中国的经济援助,有些人会认为它是日本的一种道歉形式。其实也有一些日本人有这样的想法。就是说,中国放弃了战争索赔,我们作为日本人是非常感激的,我们也应该为中国的发展作出贡献。但如果把经济援助当成战争赔款的一种表现形式的话,我想大部分日本人是会反对这种说法的。因为中日当时已经建交,战争赔偿的问题因中国的放弃也已解决。

而且日本早在60年代,就已把中国放弃对日赔偿作为恢复邦交的前提条件

诚如国广道彦所言,中日建交时,赔偿问题已经解决,换言之,对华ODA实施时,战争赔偿已经不在中日两国考虑的范畴了,至少在日方看来是不存在的。国广道彦的话也符合当时的气氛的。当时日本与中国恢复邦交的条件之下,就是要求中国放弃对日赔偿。1964年2月13日,法国政府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平正芳外相在国会讨论有关对华政策说道:如果事态发展到北京政府作为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受到祝贺的话,日本也必须考虑邦交正常化问题。作为恢复邦交的条件,他对中国提出了以下四点要求:承认日美安保条约;尊重日台条约;放弃对日赔偿请求权;保证不干涉内政等(参议院外务委员会)。(《中日关系:从战后走向新时代》,[日]毛里和子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中方在60年代也已向日方表态:不想依靠别国的赔偿来建设自己的国家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中方制定对日政策时就有不想依靠别国的赔偿来建设自己的国家的想法。1964年6月访华的东京广播报道局长(桥本博)曾向当时的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提问:在恢复中日邦交时当然会涉及赔偿问题,中国对于日本的赔偿问题是如何考虑的?陈毅答复说:在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曾经遭受巨大的损失。对此,中国人民有权要求赔偿。但是,战争已经过去快20年了,现在中日两国连和平条约都还没有缔结中日两国政府当前需要共同努力首先解决的是如何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问题两国邦交恢复时,其他具体问题是容易通过友好协商加以解决的。1965年5月,中联部对日负责人之一赵安博就赔偿问题向访华的宇都宫德马众议院议员表明了中国方面的三点基本立场:

①中国不想依靠别国的赔偿来建设自己的国家;②一般来说,使战败国负担巨额战争赔偿,对和平来说是有害的,这一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的例子来看就很清楚;③战争赔偿是要求对战争没有直接责任的一代支付的,所以是不合理的。(朱建荣:《日中国交恢复:关系资料集》,2003)。

其实日本对华援助初衷是希望确保中国社会稳定,为本国营造安全的国际环境

那么当时日本对华援助基于哪些考虑?战后,日本在政治、军事上受到严格限制,日本不得不选择经济外交政策。德国学者杜浩分析认为:日本大平政府(对华ODA在大平首相任内开始实施,编者著)的想法是,将经济援助作为协助中国现代化政策的一部分,期望以这种方式让中国成为爱好和平的参与者、使中国奉行符合日本利益的温和政策。换言之,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亚洲的和平稳定,而亚洲的和平稳定对于日本维护自身的综合安全保障。大平首相曾经说如果中日处于敌对关系,日本的安全保障将成为极其困难的事。从这个角度看,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以及经济合作,对于确保日本的安全来说,其价值不下于几千万亿日元。(《日本对于ODA与中日关系》,王富永,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此外,日本希望通过援助刺激对华出口,并从中国进口能源

日本素来国内资源贫乏,能源完全依赖进口,1973年以及1978年两次中东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但又无力进行干预,此后,日本开始寻找能源进口多元化。而中国的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丰富,但是开采技术和运输能力十分不足。因此,日方希望通过ODA提高中国矿产开采技术和运输能力,让中国成为日本最近的能源供应地。诚如日本第一次对华日元贷款的日方决策关键人物、外相大来佐武朗所指:日中经济合作,并非只有日本对中国经济现代化支援的一面,还有贡献于加强日本经济的能力基础的一面,是一种相互得益的关系。《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 徐万胜,P216,人民出版社 ,2006年)

资料来源:日本外务省经济协力局编《ODA白皮书》1999年、P87-P92

再如,最先提出对华贷款援助设想的日本通产省,对落实该方案也最积极。其理由之一就是,主张以日元贷款促成套设备的对华出口和从中国进口能源资源。从前期利用贷款建立项目来看,的确也主要集中在港口、能源、运输等领域(见表)。又如在2001年度的对华日元贷款中,15个贷款项目中10个项目都是附加了限定两国间采购条件。这就是说名义上是为中国提供的日元贷款,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回流到了日本,许多日本企业成为对华日元贷款的直接受益者。(《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的定位与评价》,朱凤岚 ,《当代亚太》 2004年12期)

当然,对外援助是基于本国的利益选择,这个无可厚非。日本对华ODA 贷款中确实有部分附带条件,即向日本公司采购,但ODA 给日本公司带来的订单所占比例已由1980年代后半期的50%左右降至1998年的15%,而且ODA项目从第3次贷款起实现了完全非束缚化,可以由我国实施公开国际招标来选择提供物资与服务的国家与企业。这不仅使我国可以选择质高价廉的物资与服务,而且也使我国企业有了竞标机会,再者ODA 的利率和偿还条件比商业机构和国际机构的贷款要优惠得多。这些优惠条件,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无偿背后的有偿

原本打算在图书馆里找几本关于经济外交的大部头来读一读,但发现关于这方面的书籍稍显乏善可陈,而且大多都是以纪实性为主的旧作,是否具有可读性自己也无从可知。搜索了一番之后,无意中发现了周冬霖先生所著《日本对华无偿援助实录》一书并做了一番研读,但最初吸引我的并非书的内容而是书的主题。

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包括优惠贷款、无偿援助、工程建设等在内的对外援助力度逐年加大,而援助的对象也是以非洲为主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然而每年巨额的外援,往往引来很多国人的误解甚至谩骂,以至于每报道一个援助项目都会引来网上一片激愤与声讨。但又有几个人知道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接受外部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一事实,又有几个人认真思考过我们做对外援助的意义所在。这样的愤青情节无疑是鲁莽而又短视的。那么我们的近邻,世界最大对外援助国日本又如何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选择了这本书。

日本,一个与中国关系极其复杂的国家,一个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喜欢甚至痛恨的国家,为什么会将自己同样讨厌的国家中国作为自己对外援助的头号对象?通过几十年的对华援助日本收获了什么,我们又收获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1979年开始,经过28年的援助,日本成为中国的最大援助国,总援助资金占所有对华援助国家资金的60%以上,而中国,也是日本对外援助中最大受援国。 很多中国人可能不会相信这一事实,也可能从未听说过自己身边的日援项目,但却不能否认自己或多或少是其直接或间接的受益者,而我就是其中之一。读完此书之后发现,日本对华援助的领域涉及到交通、能源、通信、教育、医疗、农业水利、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项目遍布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投入之大远超乎我的想象。

本书作为一部纪实性的文学作品,以援助内容作为分类标准,粗略的记述了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到本世纪初期日本政府经济开发援助(ODA)中一系列的对华无偿援助项目,并从中选取了一些影响力大,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和组织进行了详细说明,虽然其间添加了一些小故事和作者的个人感想,有些内容略显啰嗦,琐碎,但却较为真实的反映了部分日本对华无偿援助的实际情况。

日本对华ODA包括日元贷款,无偿援助和技术援助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日元贷款是日本对华ODA的主体,占对华ODA总额的90%以上。本书所记叙的内容则主要是其中的无偿援助部分。日本的对华无偿援助主要集中在环保,医疗,扶贫,水资源,农业,教育,文化发展与保护等领域。日本所选取的这些领域的突出特点是覆盖人群广,与民生密切相关,而且有些问题亟待解决。而有些项目则与日本本身的利益密切相关,如环保和医疗领域。本书列举了自八十年代以来,日本通过小渊基金、日本产业开发青年协会、日本绿色地球网络等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陆续在中国西北,东北和中部地区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的例子以及中日友好医院的建设和SARS其间日本无偿对华提供的大量物资和医疗器材的事例。尤其是读到书中所述的许多在我的家乡宁夏开展的绿化及扶贫项目时,我更是被深深的打动,意识到原来自己身边很多东西尤其是环境的改善是在日本的帮助下完成的,自己就是这些无形援助实实在在地受益者。连千里之遥的日本人都如此关心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做出反省和切实的改变自己家园的行动。

对于日本给与我们的大规模无偿援助我们应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感谢,但站在客观角度,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无偿援助背后所给日本带来的切实利益。

从经济利益上看,日本的对外援助往往附加限制性条件,如要求用所获资金采购日本企业的产品。因此ODA不仅使很多日本企业起死回生,还促进了日企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和发展。而中国为了回馈日本,必定会在基础设施建设,原材料开发等方面给予日本企业一定的便利,这些都为日本低迷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如20世纪70年代,日本因石油危机国内物价狂涨,中国把大量石油和煤炭出口到日本,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日本的能源危机就是一例。

从政治上看,日本在向中国提供资金和技术等经济援助的同时,也使之成为了实现日本自身政策意图和外交目的的外交工具。尤其是需要向日本偿还本息的日元贷款项目,使得作为援助国的日本得以与中国建立长达数十年的债务债权关系,客观上起到了稳定与中国关系的作用。同时,日本92年提出的ODA四原则使对外援助成为一种政治标准和制裁手段,中国接受日本援助的多少也往往与两国关系相挂钩。

从环境上看,正如前文所说,日本集中在环境保护和植树造林上的对华无偿援助,也有利于日本自身的环境保护。中日位置毗邻,每年冬春两季在西北季风的影响下,来自中国西部沙漠和黄土高原的风沙和华北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曾让日韩两国苦不堪言。因此,中国,特别是中国西部环境脆弱地区(如黄土高原)的环保改善,将使重视环保的日本直接受益。

最重要的一点,虽然日本在东亚地区依然声名狼藉,但日本通过长期的对外援助,在东南亚,中东,非洲以及拉美地区有效地改善了国际形象,扩大了在国际地区事务中的发言权和主导权,还赢得受援国民众的好感和认同,可以说极大提升了日本的软实力。 2007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27个国家实施的民调显示,日本和加拿大当选为最受尊敬的国家便是例证。

可是近年来,日本国内要求减少甚至停止对华援助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多,日本的对华援助额也确实在逐年减少,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长期低迷,财力吃紧,使削减对外援助成为必然。其二,中国国力的迅速上升使得很多日本人认为对华援助已无必要,尤其是近年来由于领土及历史教科书问题而产生的争端多次影响两国关系和民意,更是让对华援助笼罩在厚重的政治阴影之下。对此我们应该理解,因为伴随着中国崛起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的援助势必会递减直至停止。但毫无疑问,今天的中国即使未来没有了援助,也同样可以自立根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平崛起。

虽然对于中国现在谈大规模对外援助还为时尚早,但在未来,一个富强的中国也理因像今天的日本一样成为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对外援助国。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曾在很多问题上给与我们广泛的支持,而且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外交的重点,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一极,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要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总而言之,对外援助是十分有效的增强一国影响力和提高国际地位的经济外交手段。虽然这种影响通常无法在短期内显现出来,但长远来看,我们定从会从这些无偿中获取远大得多的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