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 > 

曹操的谋士有哪些

曹操的谋士有哪些

小编认为,曹操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枭雄,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成功,背后必定有各种奇人异事的鼎力相助,而在三国时期,一个人能否成功,背后的谋士占据了巨大的因素,例如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如果刘备没有诸葛亮,可能历史都不会记载刘备的名字,可见谋士在当时的重要性,今天我们不谈刘备和诸葛亮,我们就来谈谈曹操,你知道曹操的谋士有哪些吗?他们都有什么优势和特点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出曹操手下谋士排名及其特点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曹操手下的那些谋士吧。

提到曹操手下的五大谋士,咱们一般是说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这个顺序显然是以曹操的心理亲善度来排列的,没什么逻辑上的意义。

在《三国志》中,陈寿将荀彧、荀攸、贾诩归为一传,而将程昱、郭嘉与董昭、刘晔、蒋济、刘放孙资这些第二梯队的谋士放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陈寿在郭嘉那搓人的结语中给出了答案:

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程昱郭嘉神马的,他们都是当世奇才,尽管他们品德举止的风评不太好,与荀攸相比差得很多,但是在军事谋划这方面,跟荀攸还是一个水平的。

熟读三国的人应该知道,荀彧和贾诩,不仅智略过人,而且他们在为人处事上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而荀攸比之更是有过之无不及,他在品行和智略方面都得到过曹操最高的评价,因此在这段结语中,陈寿将荀攸作为标杆,让程昱郭嘉等人与之比较,得出结论。综上所述,荀彧、荀攸、贾诩,是属于德才兼备,而程昱郭嘉,在品行方面,至少是在风评方面就不及那三人了。

品行的评价,是前三者与后两者的第一道分水岭,下面来看看他们各自的特点。

荀彧,关键词:体大思精,总统后盾

荀彧被冠以王佐之才的称号。所谓王佐之才,就是辅佐君主成就王业的人。这里的王,恐怕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君主、君王,它的内涵更偏指王道,即依靠圣王仁义教化治理国家的方式。当然,我个人认为纯粹的王道是不可取的,乱世治世都不可以,尤其是在乱世。实际上荀彧也不是那种固守王道的儒家卫道士,但至少忠君、仁义、德政的思想在荀彧的政治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基于这样的思想结构,结合乱世务实的现实需要,荀彧必然会成为一个全能型,而且处事细致的智囊。

笔者在看过《三国志》荀彧的传记后,发现荀彧看问题往往非常深刻,是五人中最体大思精的一位。

他年轻时曾经预言,家乡颍川由于处在版图的中心地带,早晚会遭到掳掠,应该尽早迁到外地。这样的论断,综合了他对地理、人情、时事的了解和推断。张邈与陈宫在兖州叛乱的时候,豫州刺史郭贡领兵来到荀彧镇守的城下,说要求见荀彧。夏侯惇劝阻荀彧,认为非常危险。荀彧却认为,郭贡和张邈关系一般,他仓促来到城下,显然没有成熟的打算。这个时候前往说服他,即便不能为我所用,也可以让他保持中立。如果这个时候怠慢他,郭贡一定会怒而攻城。结果荀彧轻身入敌营,郭贡见荀彧没有惧意,认为城池一定难以攻打,于是引兵退走。显然,基于对人情、时事的精准掌握,荀彧再一次建功。

在之后辅佐曹操攻略吕布、袁绍、刘表,迎奉天子的过程中,荀彧每每进谏,往往会从大势角度,撷取影响战争胜败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那些部分,对曹操进行劝谏。比如建议曹操先攻吕布,后取徐州的时候,荀彧就从人心、粮饷、战略、战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再比如建议攻打袁绍时,荀彧引用楚汉相争的故事,从用人气度、决策、治军、德行四个方面论述了战胜的可能性。对时局一贯全面客观精准的论述,在其他谋士那里是找不到的。

正是由于荀彧智能的全面和细致,所以我们看到他不仅能提出正确的战略战术、给予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正确政治方针,还能分拨粮草、举荐贤能,可谓样样皆通,样样皆精。因此善于用人的曹操往往让他做后方的总调度官,成为自己在外出征强大的后盾。

荀攸,关键词:传奇完人,战术大师

这货就是个传奇。

荀攸这个人非常聪明,他十三岁的时候就能察言观色,竟发现了一个深藏不露的杀人在逃犯!

年轻的时候,这小子更加有胆识。董卓烧毁洛阳迁都长安之后,他曾经主谋刺董,并计划辅佐皇帝、号令天下,成就齐桓晋文的霸主之业!这个家伙的想法是在是尼玛太超前,太劲爆了!!!显然在那个时候,荀攸就已经看出天下分崩、王权旁落乃大势所趋,而且还敢身体力行的要当齐桓晋文!应该说荀攸才是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思潮的奠基人。然而毕竟是年少轻狂,这孩子后来让董卓抓起来了。此时荀攸又表现出常人难及的明智与豁达,反正要死了,不如每天开开心心,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也真是他命大,恰好不久董卓被刺杀而死,他自己也就因此免罪。在此之后,《三国志》上有一句话,我看的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