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真相 > 

设计物语丨场所精神用设计触碰建筑的灵魂

设计物语丨场所精神用设计触碰建筑的灵魂

设计物语丨场所精神用设计触碰建筑的灵魂

本文核心词: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数字化科技为主的时代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活动也发生了变化。建筑作为人们居住活动的场所,其形式和发展也是时代的产物。现在,越来越多年轻的设计者开始追逐流派,盲目追求建筑的标新立异,或是随意照搬建筑的各种形式,导致如今的城市空间开始出现缺乏精神价值的建筑。建筑变得千篇一律,影响周边环境,甚至城市形象。所以在对建筑空间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建筑师们更多的重视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以及城市空间的特点。本篇文章小编将利用标志性元素所具备的场所感,渗透文化,从场所精神出发,帮助同学们一起探索如何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实现建筑本真的回归。

01

什么是 “场所”、“场所精神“?

场所指的并不是我们平时简单理解的与社会作用的环境或背景。在建筑学领域,“场所”指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结合体,反映了在特定的地点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以及环境特征等。因此它不是物质上的形体,而是可以理解为一种蕴藏精神、情感与记忆的“容器”。

场所精神源于古罗马,表达场所具有自己精神与特性。挪威著名历史学家、建筑师诺伯尔·舒尔茨提出场所精神(GENIUS LOCI)概念。他认为“场所精神”是人内心主观意识空间与客观存在空间的融合。相对于场所,场所精神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即人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一种场所氛围,对场所萌生出的归属感或认同感 。这里不得不提到布拉格,一座欧洲古老城镇。这里有各类建筑风格的建筑,从罗马式到哥特式建筑到文艺复兴再到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即便是这样也没有丧失掉地方性的风味,反而成为一种具有地域性的独特综合体,蕴含了多种含义。

具有地域性的布拉格

简单来说,“场所精神”旨在在设计中由建筑的物理形式唤起人们的精神共鸣。接下来小编将带大家从三个方面深度了解,如何用具象的方式来触碰情感寄托。

02

情感的共鸣——建筑空间上的情感表达

“场所精神”提出的意义不只是场所理论的建构,更是对建筑真正意义的追寻,正如康的“心灵拷问”:“建筑意欲为何?”。它批判了现代建筑学对于环境抱有“中性、缩减、抽象”的观点,强调人们在精神上与世界的联系。安藤曾说“建筑的关键是,能否让进入其中的人,长时间铭记于心。我想创造的建筑,不仅是美,还要能震动人心,与灵魂对话。”以水御堂为例,安藤通过光的塑造将人们引入场地之中,纯净的混凝土墙体和莲花池,把人们的心灵从尘世带入纯净。为人们提供了心灵与肉体休憩之地,专注于祈祷的沉浸式空间。

水御堂

建筑作为人们生活与活动的物质场所,在满足人们对其使用功能的需求的同时愉悦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人需要象征性的东西,也就是表达生活意境的艺术品。”另一方面,建筑也可被理解为“表达生活情景”空间的“具现“,传达精神层面的含义。

建筑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和我们最深层的记忆产生联系。以博洛尼亚大屠杀纪念馆为例,设计者创造了一个雕塑式的纪念性空间,通过两个对称的巨大体量和被体量夹出的狭窄走廊,让走在缝隙空间的人们感受到大屠杀的真实与意义。

狭窄走廊

通过水平与垂直的金属片还原出大屠杀囚犯生活的场景,同时保证纪念碑的结构性。天光从两个体量的缝隙间渗入,烘托出神圣与庄严的氛围,从而引起缅怀者的共鸣。

博洛尼亚大屠杀纪念馆还原了大屠杀时,囚犯被禁锢的空间场景,狭窄冰冷的缝隙空间,催生出压抑的情感,而光线的进入使人们感受到温暖。在警示人们勿忘历史的同时,也告诉人们前方会充满光明,要勇敢迈向未来。

博洛尼亚大屠杀纪念馆俯瞰图

03

文化的载体——建筑空间中文化的传承

在进行建筑空间设计时,我们所要体现的场所精神是要在特定地域表现的场所精神基础上,结合周围人造环境整体考虑。建筑场所精神的塑造,需要建筑与文化充分融合,才能赋予建筑灵魂,体现人文与文脉。建筑与地域文化结合形式多种多样,或立足于当地自然环境,或根据人文特色,历史文化,或是参考当地建筑设计运用地方文化元素等等方式。

以深圳龙华书城为例。深圳书城龙华城位于龙华区的中心地带,附近有艺术中心,公园和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依托于创造都市多层次的立体庭院设计,创造不同的交流场景和更多的文化连接,呈现人们生活的的品质和文化形态。建筑从地下一层到六层,都设有人们交流互动的聚合场所,以文化动线为主体贯穿建筑空间,强调建筑空间与人互动、与书互动、与自之间穿插着的夹层,形成层楼叠榭一般的空间形态,从而建立起建筑空间的功能性连接。同时,营业到深夜的区域空间如同“深夜食堂”一般,为都市生活的人们提供精神食粮。

深圳龙华书城室内中庭

一层和二层连接的大型阶梯作为室内交通的文化枢纽,同时具有展示和休憩的功能。整个高三层的书墙成为一层区域的视觉焦点,让人如同置身在知识海洋里,感受场所精神。考虑到图书对于文化和生活的引领作用,专门对于启蒙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设计“孩童市集”,引入“微社区”概念,构建多样的社区元素,通过多元化和多功能空间组合激发孩子创造性。另外书城启动5G技术,采用“云+端”技术架构与书城现有运营系统完成数据对接,形成以科技创新融合拓展文化创意空间的体验。

我们可以看到设计者对于自然与人文、艺术与文化、空间与情感等多维度的思考,关注书城的文化历史与未来发展,注重场所精神的设计,让市民充分体验空间,感受阅读的乐趣,这对于历史文脉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04

城市之魂——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呼应

城市是现代人主要居住的环境之一,也是最常见的人为场所。而建筑是对城市空间进行界定的主要因素。在城市中,建筑对于城市空间的回应是场所性的重要体现。城市与建筑关系密切,并且互相影响着。

一个具有良好形态的城市的塑造,其内部建筑空间需要具备良好的系统性和服从性。而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结合城市空间,可以实现城市、人与建筑的和谐统一。其中OMA设计的Timmerhuis商住综合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Timmerhuis鸟瞰图

该项目位于鹿特丹,是一栋集政府服务、办公室和居住公寓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由模块化体量堆叠而成形成不规则的两个顶峰。单元体可以根据需要在居住和办公之间进行切换,具有功能适配性。模块叠落形成的平台成为屋顶花园,悬臂钢结构使空间组合变得灵活,退让出大量面的公共空间,城市空间向建筑内部渗透,模糊了城市与建筑之间的界限。

该大楼内部设计了两个大型中庭,并且连接了气候系统,按需释放冷气或暖气。大楼三层玻璃幕墙采用半年透明隔热层,达到较高的能源效率。整个建筑的对称轴线是市政厅和邮局轴线的延伸。由于两座建筑之间的通道被保留下来,人们可以穿过Timmerhuis通往另一端的街道。Timmerhuis与旁边的Stadtimmerhuis保持一样层高,而基座也配合周边劳伦斯区的特色而设计成20米高,使得建筑与城市环境完美融合。

鹿特丹这个城市的建筑融合了各个时期的风格:战后重建的现代主义、七十年代的人文主义、八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九十年代的高层建筑和高密度城市,以及新千年的“自由开放”风格。为融合当地城市现貌,设计者将大楼的外形做出模糊处理,充分利用选址空间,呼应鹿特丹的文脉气息,使人们拥有丰富的空间体验。

另一个案例是OMA 建筑事务Being development 合作所设计的,赢得了荷兰历史工业区VDMA 再开发的竞赛——被森林包裹城市中心。同样是将城市空间与建筑很好结合,但是和上一个案例不同的是,这个项目是从未来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处理城市与建筑关系。这片区域被重建为一个集合住房,办公和公共空间的城市枢纽。原火柴厂被完全的复原,并容纳了教育、零售等功能。

OMA和Being development合作设计

另外,该项目创建了一片微型森林,可以培育当地不同种类的植被。居民区的体量如同体块堆叠而成的,其建筑的组合形式借鉴了周围环境的建筑风格。上层外立面采用玻璃材质,诠释埃因霍温的工业历史,上层的外立面具有可持续的当代特色。

项目充分利用了城市资源并且结合环境和历史,提出了一个解决住房、就业、绿地和公众休闲的方案,将建筑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对于建筑和城市来说,具有进步意义。

通过上述结合相关案例对于场所以及场所精神概念的简要说明,想必大家对于这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简而言之,同学们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针对情感、地域文化和城市空间这三个方面来突出场所精神。正如文章开头介绍的那样,在建筑学学习的道路上,同学们或许会被那些浮于表面、拥有酷炫外形的设计所吸引,而忽略掉建筑的本真性和内在灵魂。场所精神作为建筑空间设计方向之一,以及大家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思考方式,不仅可以成为方案设计的主旨走向,也在提升设计内涵方面给了我们更多的灵感。希望同学们都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单单局限于表象的浮华迷惑,而是可以通过触碰建筑的灵魂,找寻设计的真正意义。

IMPACT STUDIO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的专业学术教学,

致力于为设计类留学生提供职业的留学作品指导和权威的设计咨询。

我们是以“设计使用精神和灵

魂进行塑造的历史”为态度,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专业的学术规划和培养体系,实现在设计道路上追求的梦想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