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真相 > 数码控丨老而弥香 JVC的前世今生

数码控丨老而弥香 JVC的前世今生

数码控丨老而弥香 JVC的前世今生

本文核心词:科普,耳机,品牌故事,JVC

在科技数码圈子中,老牌的厂商们往往拥有大量的拥趸,经历过时间与市场检验的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和品牌底蕴,这些东西辐射到产品上,总是能让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欲罢不能。面对这样的“情怀”,我们时常乐于“追更溯源”,去了解了解这些厂商所经历过的历史,探寻一番他们的前世今生。

在微电子数码行业,日系厂商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受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以及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积极影响,日本开始逐渐拥有了成规模的工业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继承了美国成熟的工业体系,让电器微电子行业犹如遇到了温室的土壤,在这个狭长的岛国上茁壮发展起来,并一举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无数日本电器品牌拔地而起,JVC便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员。

JVC前世

1901年,美国工程师埃尔德里奇·约翰逊终于结束了一系列让人心焦的事儿:他和他的前商业伙伴旷日持久的一场商业纠纷终于结束了。纠纷的结束不仅仅为他们的矛盾画上了句号,还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合作契机。不久之后,他们在美国新泽西州卡姆登市成立了“胜利留声机公司”(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从事留声机以及唱片设备的生产与销售。

胜利牌留声机

关于“胜利留声机公司”公司名称中的“胜利”(Victor)一词的由来,江湖上则流传着多达4种说法:一说是代表着科学与商业的胜利;第二种说法是埃尔德里奇为了纪念前文提到的商业诉讼的胜利;第三种说法则是源于其合伙人妻子的名字“维多利亚”;而第四种说法则是源于当时风靡美国的胜利牌自行车。在这四种说法中,前两种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后两种则被普遍认为是“江湖传说”,流传于坊间。

乘着20世纪初美国文化产业空前发展的春风,胜利留声机公司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了行业翘楚。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前夕,随着本土市场的逐渐饱和,胜利留声机公司也将开拓海外市场提上了议程。1927年,他们在日本横滨成立了日本胜利留声机有限公司(The 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又称日本胜利公司,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JVC。在这之后,美国“胜利留声机公司”也经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更名为了“RCA Victor”。

日本家电先驱

就在JVC成立的1927年,经济危机席卷日本,对日本的本土产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而JVC则凭借美国母公司多年积累的技术开始在日本市场上独占鳌头,成为了日本家电行业的先驱与领头羊。

在二战之前,JVC在日本家电行业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1930年,JVC成功生产出了第一台日本本土制造的留声机及第一张EP唱片;1932年则成功生产出了第一台收音机;1939年生产并展出了日本本土制造的第一台电视机。这一系列的成就与创新也保证了JVC日后在日本家电行业的领先地位。

日本第一台电视接收器

随着二战的爆发,JVC与美国母公司RCA Victor的联系逐渐疏远,最终在1943年彻底断绝了关系,成为一家独立运营的公司,并更名为“日本音响公司”(日本音响株式会社),1945年JVC再次更名,全名改为“日本胜利者公司”(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1953年,松下成为了JVC的最大股东,占股36.9%。

二战结束后,随着日本经济在美国帮助下迅速的复苏,JVC也持续在家电影音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JVC成立子品牌 Nivico (Nippon Victor Corporation),该品牌日后在日本本土形成了相当巨大的影响力。

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日本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这让JVC更加放心大胆的进行商业上的尝试。1958年和1965年,JVC分别推出了首款立体声板LP播放器“STL-1”与高磁通量耳机“STH-1”;1970年,JVC推出了一款外形酷似太空头盔的CRT电视“Videosphere”;一年后JVC发布了用于黑胶唱片的4声道唱片格式“CD-4”。

博物馆中展出的CRT电视“Videosphere”,这件外形朋克的设备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该设备曾出现在1972年的科幻电影《人猿星球征服》中,其外形还启发了包括《2001年:太空奥德赛》、《黑客帝国》等在内的多部科幻电影。

赢得录像带“格式之战”

70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民众的生活质量飞速的提升,对于家庭娱乐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人们开始不再满足于听觉上的享受,逐渐将目光投向更加新兴的视频录像上来。就在此时,日本的几大家电厂商都开始意识到家用视频的时代即将到来,商业嗅觉敏锐的他们开始快速的研发产品抢占市场。

1971年,索尼与松下合作开发并推出了第一个用于录像机设备的文件格式——U-Matic,这一格式主要用于专业的电视节目录制,在家用市场上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随后,日本各路厂商纷纷开始推出自己的录像带格式,包括索尼的Betamax格式、JVC的VHS格式、飞利浦的Video 2000格式、三洋的V-Cord格式等等。

1974年底,索尼牵头组织了一场有多个厂商参与的高管会议,JVC的高管也出席了这场关于“未来家庭视频市场”的讨论会。就在这场会议上,索尼展示了Betamax格式的原型;而在之后的一场会议上,JVC的工作人员也展示了VHS格式原型,并在1976年推出了第一台使用VHS的录像机Victor HR-3300。

Victor HR-3300

这两种格式相比于其他的格式更具优越性,很快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这期间,索尼曾一度获得日本工业贸易部的支持,试图整合录像带格式,统一使用索尼的制式,但这一提案遭到了JVC的拒绝。至此,围绕这两种录像带格式展开的“格式之战”拉开了帷幕。

Betamax格式录像带盒(上方)和VHS格式录像带盒(下方)

对于这两种录像带格式来说,Betamax卡带较小,但这导致Betamax的录制时间较短;而在画质上,Betamax分辨率为250P,VHS分辨率为240P,微小的差距极容易让消费者忽略,总的来说Betamax并不占优势。而在制造销售端,JVC早早的放开了VHS的技术授权,让更多的厂商可以生产这一格式的录像带,从而降低了录像带的生产成本;而索尼直到80年代初才开放Betamax授权,这让JVC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了先机。

VHS格式录像带

到了1984年,约有40家公司使用JVC的VHS格式,而只有12家公司使用索尼的Betamax,差距逐渐拉大;1988年,索尼开始生产VHS格式录像机,并于1993停止在美国市场生产Betamax格式录像机;到了2002年,Betamax被索尼完全放弃,宣告了JVC的VHS格式最终获得了这场“格式之战”的胜利。

新时代

时光飞逝,历史的指针指向了21世纪,将JVC这一老牌企业带入了新时代。

于2001年10月获得了美国国家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消费者摄像机开拓性发展”与“技术进步杰出成就”艾美奖正是JVC新世纪在音乐和影像持续发力的印证。

而在产品端,JVC也持续为我们输出着高质量的影音产品。2001年——2008年这几年间,JVC先后推出了包括全球首款家用数字高清摄像机“GR-HD1”在内的多款高清录像设备以及多款木震膜耳机/音响设备,木震膜技术在耳机圈名噪一时,深入人心。

JVCProHD摄像机(2006年)

2008年,松下出售了其持有的JVC股权,并让JVC与建伍公司(Kenwood Electronics)合并,成为JVC建伍公司,并于2011年更名为“JVC·建武集团有限公司”。在这之后,JVC投入了更多的力量来进行产品的研发。

在摄像机方面,“四防”技术被普遍应用在JVC开发的产品上,成为了一项让人津津乐道的技术,搭载这一技术的摄像设备支持防尘,防水,防摔,防低温,可以在极端条件下完成视频的拍摄。

GZ-RY980四防4K摄像机(图片来自于网络)

而在耳机设备上,木振膜技术让JVC拥有了许多相当忠实的粉丝,而对于耳机细分市场的重视也让消费者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其中针对高端HIFI玩家的WOOD HA-FW10000非常具有代表性。作为搭载木振膜技术的旗舰定位产品,FW10000在选材和调音上都做到了极致。

FW10000耳机单元分解图

而在细分市场上,JVC推出的K2技术极大的满足了同时追求高画质和便利性的用户,这项技术可以将压缩的MP3,WMA等音源提升至标准CD的水平,也可以将CD的音质提升至更高清的DVD-AUDIO水平,如果应用在蓝牙耳机上,可以显著提升蓝牙耳机的音质。

搭载了K2技术的JVC蓝牙耳机设备

而针对更加细分的领域,JVC还推出了针对摇滚人群的重低音耳机JVC XX系列,这一系列在摇滚文化浓厚的海外市场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JVC XX系列耳机(图片来自于网络)

进入到“新时代”之后,我们看到JVC这一老牌厂商正源源不断的展现出“新气象”和蓬勃的活力,让我们不禁对这个品牌的未来产生无限的遐想,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亲自体验到更多优质的JVC产品,切身感受这家“百年企业”的底蕴。

87%的人还看了:脱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