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真相 > 香港新闻博览馆

香港新闻博览馆

香港新闻博览馆

本文核心词:

香港新闻博览馆

香港新闻博览馆(Hong Kong News-Expo)于2018年12月6日正式开幕。这是亚洲首个以新闻为主题的博览会。博物馆设有专门的展览区,介绍港口开放以来香港新闻业的发展过程;新闻片段显示了香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

香港新闻博览的前身是建于1953年的布里奇斯街市场(Bridges Street Market)。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成的第一批公共市场之一。其中一些建筑物最初是美国公理会。前传教士的所在地,孙中山于1884年受洗成为基督徒。

香港新闻博览馆所在的中西区是中国报业的发源地。香港最早的报纸,例如《大公报》,《文汇报》和《新晚报》都在这里设有办事处。市场附近的城皇街,高夫街和永利街上建有许多印刷公司和相关行业,因此它们也被称为“印刷街”。

2011年9月,布里奇斯街市(Bridges Street Market)被列为3级历史建筑,后来被列入“振兴历史建筑合作伙伴计划”。 2013年,香港发展委员会决定采用新闻教育基金提交的计划,将毕尔德街市场转变为香港新闻博览会。

2016年,立法会拨款85,300,000港元进行翻新工程,香港新闻博览馆于2018年12月6日对公众开放。

香港新闻博览馆前身是布里奇斯街市场。它有两层。地下空间最初有26个档位,出售鱼类和家禽。一楼有33个摊位,主要卖牛肉,猪肉,水果和蔬菜。 。后来,一楼的一部分改成了操场,并增加了两个连接桥以连接到永利街。

包豪斯街市场保护项目保留了原有包豪斯建筑的原始外观。整体外观为白色立方体建筑,属于国际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市场上的主要楼梯,屠宰场和一些独特的摊位结构也得以保留,游乐场被改造成展览区和多功能空间。

在右边,保留了市场上的鸡肉屠宰场的火炉和烟囱。它们最初是用来煮沸水以宰杀鸡的。由于香港爆发禽流感,他们于1997年被制止。

香港新闻博览会占地约9,290平方米,地下有1个主题展览和9个永久展览。香港新闻展览区介绍香港新闻业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展览区突出了不同新闻媒体的特征;娱乐,体育和赛马新闻展示区使用不同类型的信息作为展示主题;香港新闻博览诞生展区讲述了毕节的过去和现在,以及为邻里服务的故事。

位于二楼的常设展览区“今日头条·今日历史”,精选了自香港开放以来近100项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反映了媒体的作用和信息自由流通的重要性。由于场地限制,一次只能举办10个大型活动。孙中山先生的永久展览区属于这个地方,描绘了孙中山在中环和上环的足迹。

在成立的头三年,香港新闻博览馆就从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获得了每年250万港元的资金。此外,还有多个新闻体验馆和收费的互动游戏,纪念品商店和募捐箱。我们希望参观者能够支持世博会。营业费用。

观看者可以现场体验媒体的工作,例如模拟充当新闻主播,选择不同的布局来拍照以及作为首页上的主角编辑自己的图片。

香港新闻博览的前身是建于1953年的桥街市场.2013年被批准为保护和振兴项目,2016年进行了翻新,并于2018年竣工并开放。香港新闻博览占地约9,290平方米,有两层楼的建筑,有11个永久展览区和1个特别展览区。

…………………………

今天到此为止,明天再续……

#我要上头条# #我要上热门# #生活# #山河文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