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真相 > 于谦之死

于谦之死

于谦之死

本文核心词:历史,于谦,死,明朝那些事儿,石灰吟

北风吹于谦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经心不移。

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树将何为?

北风吹,能几时!

天顺元年,华历丁丑,西历1457年,于谦薨。死因,谋立他帝。

成化年间,复官赐祭。弘治二年,追谥“肃愍”,万历年间,改谥“忠肃”。

于谦,他注定是一个传奇。这早在他十二岁时写下“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便可预见。少年且若此,嗟其老大壮志何如!那时的他,绝对想不到自己一介书生,竟会有一日立马于北京门外,率二十万大军,几凭一人之力扭转大明颓势,奠定大明近二百年的繁盛基业。

永乐十九年,于谦达进士第,后为少保。

正如他在《北风吹》中写到的那样,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北风;可他也正像那柏树一般,“树坚不怕风吹动”。于谦,为官后的第一道“北风”,便来自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司礼太监王振。于谦入京后因不向王振纳礼,被王等人诬陷入狱。但正如诗所云,身正不怕影子斜,在诸多文臣的极力援救下,于谦出狱,官复原职。

第二道“北风”,来自真正的北方,瓦剌。在王振自信的战略指导下,明英宗率百万大军北上,意一举击败瓦剌,却在土木堡遭遇阻击,百万明军竟毁于一旦,大明近百年军事积淀近乎全无,王振死马下,英宗被擒拿。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终被委以国事。国之无主,将何为?于谦马上主持英宗朱祁镇之兄祁钰登基,以安民心。随后面对瓦剌太师也先的不平等合约与筹码英宗,大喝“社稷为重,君为轻!”,令其无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其后,瓦剌大军兵至关内,直逼北京城。国之无兵,将何为?于谦大令天下,征天下之兵,又巧运兵粮,终是集聚二十二万之兵于北京城。“节操棱棱还自持”,面对瓦剌使臣的和书,于谦正声拒绝;兵临城下,他戎装上阵,持枪陷阵于北京九门之外。儿时诗中最坏的打算竟在此时几付于实。那天,身前是百万瓦剌大军,身后便是大明的千里江山,他,于谦,一步也退不得!这样的想法,在明朝无数将士的脑海中出现过,蓝玉这样想过,一百多年后的袁崇焕也这样想过,可唯有于谦,是一名文臣,却显出了武将都不曾有过的气魄与决断!从这一刻起,“冰霜历尽心不移”,他便已是一个传奇。

北京之战,终于是胜了。北京城,终于是守住了。于谦,这根顽强的柏树枝,终于撑住了摇摇欲坠的大明。

可是还有一阵风,在等着他。

丁丑,景泰八年,英宗在大将石亨等人的协助下逃出软禁所,在夜色中重登龙座。一时,紫禁城里外灯火通明,代宗听闻后长啸三声:“善!善!善!”,而后崩。不久,石亨诬告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英宗将其致死罪。

就这样,当朝最不该死的人死了。

“况复阳和景渐宜,闲在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树将何为?”历经五朝的老臣于谦,功过首辅,救国于危,自以为世道不在斥他。谁曾想,如此之臣竟被区区一无名石将告倒!这一阵风,于谦没能挺过去。

其后,英宗悔,杀石亨。

但逝去的再也回不来了,“北风吹,能几时!”终究只是一个理想。

而我们只能感叹理想与现实永远站在对立面上。

而我们,

只是一个孤独的观测者。

87%的人还看了:谱例 岸部真明 Time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