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真相 > 历史上的萧乌骨里 从王妃到皇帝宠妃再到王妃 经历奇特的公主女

历史上的萧乌骨里 从王妃到皇帝宠妃再到王妃 经历奇特的公主女

历史上的萧乌骨里 从王妃到皇帝宠妃再到王妃 经历奇特的公主女

本文核心词:

萧乌骨里就是《燕云台》里女主萧燕燕的那个恋爱脑二姐,其实历史上的萧二妞并没有留下名字,还真不敢确定乌骨里到底是不是萧思温家二妞的名字。但在辽国历史上,的的确确存在过叫乌骨里的贵妇人,还至少有两位。

第一个见著史料的乌骨里出现在《辽史圣宗本纪一》,统和元年(983)四月二十五日,萧燕燕母子驾临贵妇人乌骨里的府邸,去拜谒太祖阿保机的御容,礼毕后,母子俩又临幸胡骨典公主的府邸宴饮。

这条史料表明了夫人乌骨里的身份是很高贵的,家里是奉有太祖御容的人家,门第自然不会低。

另一位乌骨里也就是本文主角,出现在《平原公主墓志》和《萧旻墓志》中,她是萧燕燕的曾外孙女兼孙媳妇,辽圣宗隆绪的外孙女兼侄媳妇再兼便宜儿媳妇,辽兴宗宗真的外甥女兼堂嫂兼妃子,韩德让三姐姐的孙女、也是韩德让的嗣儿媳妇,驸马都尉萧忠和平原公主耶律钿匿的二女儿。

她最初嫁给堂舅舅三韩郡王宗范,宗范死后,又被亲舅舅兴宗皇帝册封为丽妃,为妃11年却又被退回前夫家,人生经历真是曲折又奇特,非常适合拍成狗血剧。

01,显赫的家世

韩国妃萧乌骨里,生卒年不详,她没有在《辽史》中留下痕迹,事迹散落在母亲平原公主和大弟萧旻的墓志中。

历史上的乌骨里,和《燕云台》里的恋爱脑乌骨里一样是公主之女,她的母亲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庶女耶律钿匿(音电你)。

钿匿在《辽史》公主表中排在第六,生母是后宫萧氏(非后族萧);而在她本人和儿子的墓志中则说她是圣宗皇帝的长女。

其实,不管是《辽史》还是钿匿母子的墓志,关于钿匿公主的排行都不准确,因为综合各种史料和石刻可知,圣宗的长女是宋国长公主燕哥,生于统和八年(990),而钿匿公主则生于统和十一年(993),所以,她只能是排行老二或者其他,因为生母出身低才屈居第六,这在辽国上层是很常见的事。

钿匿初封平原郡主,和多数姐姐妹妹一样嫁到后族萧氏,她的丈夫叫萧忠,契丹名叫崇古里,或者叫萧双古。

萧忠是萧罕与韩三姐(韩德让姐妹)的嫡三子,他的伯父萧排押尚景宗嫡女吴国公主长寿女,另一个伯父萧恒德尚景宗嫡幼女越国公主;他的祖父萧闼览尚义平公主,曾祖父迷古里也是迎娶耶律氏女涅岑姑,高祖父阿古只就是应天皇太后述律平的同父同母弟弟。

萧忠的亲大哥萧惠是韩国王、驸马都尉,尚圣宗女秦晋大长公主岩母堇;他四弟兰陵郡王萧善宁尚圣宗女晋国公主泰哥;他的一个堂姐是圣宗爱妃萧贵妃,两个堂姐妹是秦晋国王隆庆的正妃(都是萧排押女);他的堂哥萧匹敌(萧恒德子)尚隆庆嫡女韩国公主;在兴宗朝兴风作浪的法天太后萧耨斤则是萧忠同辈的族姐妹。

钿匿公主就是嫁入这样显赫的大家庭,我们的女主角乌骨里父母的身份是不是很有排面啊?

乌骨里一共兄弟姐妹六个,三男三女三个好,长姐徒骨思,未嫁就早亡;三妹袅喇哥,嫁给韩德让的曾侄孙耶律元载(冯家奴);大弟弟萧旻(契丹名萧摆),二弟弟萧旦(契丹名萧迭里得,名列辽史逆臣传),三弟萧晕(契丹名胡睹)。

02,初婚嫁给堂舅舅

契丹人流行舅甥婚,乌骨里自然也不例外,到了适婚年龄就嫁给堂舅舅三韩郡王宗范(契丹名合禄),宗范是圣宗隆绪的侄子、齐国王隆裕的嫡次子、兴宗宗真的堂兄。

按隆裕生于乾亨元年(979),假如15岁994年结婚,身为嫡次子的宗范大概就在996-1000之间出生。而圣宗女钿匿公主则生于统和十一年(993),假如13岁1006年结婚,身为嫡次女的乌骨里则大概生于1008-1010之间了。

那么,乌骨里大概在13岁1021-1023之间就嫁给堂舅舅宗范,宗范则在太平三年(1023)十二月,被伯父圣宗封为三韩郡王,身为圣宗外孙女兼侄媳妇的乌骨里,自然就成了三韩国妃。

大概在太平五年(1025)之后,宗范过继给晋国王耶律隆运(即韩德让)当嗣子的大哥周王宗业薨,圣宗皇帝就做主把侄子宗范又过继给韩德让,因此,宗范就成了韩德让的嗣子。

韩德让本来是乌骨里的亲舅公(祖母的兄弟),如今也随着过继,乌骨里又变成舅公的儿媳妇,契丹贵族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啊太令人吐血了!

平静的生活随着圣宗驾崩被打破,兴宗宗真的生母元妃萧耨斤夺取大权,逐杀齐天皇后萧菩萨哥,并全力扑杀承天太后萧燕燕的家族,让兴宗继位的重熙初年充满了血色。

倒霉的宗范很可能因为是韩德让嗣子的缘故,死在法天太后萧耨斤的清洗中,也可能是因为得罪堂弟兴宗被弄死,总之是在重熙前期,至少是重熙十年(1041)前,死在一次朝见中,“因庆朝天,遽闻捐馆”,年轻的乌骨里成了小寡妇。

然后在重熙十一年(1042),乌骨里就进宫了,来阴谋论一下,宗范不是因为老婆被皇帝堂弟看上而被弄死的吧?

03,从寡妇到皇帝宠妃

关于乌骨里成为亲舅舅兴宗宗真后宫妃子的记载,在传统史料中是一点踪迹都找不见,只能在乌骨里母亲钿匿公主和弟弟萧旻的墓志中发现点端倪。

据平原公主墓志记载,死了丈夫的乌骨里在重熙十一年(1042),被亲舅舅兴宗皇帝“备礼册命为丽妃”。

有女三人…..次曰乌骨里,体貌幽闲,性情淑喆。内则柔和而不倨;外则婉娩而有仪。缨悦有常,遵肃雍於礼典;珩璜中度,禀训导於公宫。故皇侄三韩王,乃齐国王第二子也。应以好逑,卜为显媾。雅叶必鲂之詠,式臻奠雁之祺。因庆朝天,遽闻捐馆。妃蔼贤懿之誉,鍾窈窕之容。云秀金枝,不是寻常之瑞;星流天极,果膺翊圣之祯。以重熙十一年(1042)冬,备礼册命为丽妃。”(平原公主墓志重熙二十年1051四月)

公有姊三人…..次曰乌古里,体貌幽闲,性情淑喆。内则柔和而不倨;外则婉娩而有仪。云秀金枝,不是寻常之瑞;星流天极,果膺翊圣之祯。因册令为丽妃。以重熙二十二年(1053)再册韩国妃。(萧旻墓志清宁四年1058八月十五日沙门法敬书)

可能会有人疑惑,就凭这点记载,就能说明皇帝把寡妇堂嫂兼外甥女接纳进宫?没错,这样认为的理由有二。

其一,关于丽妃的称号,丽妃本身就是后宫嫔妃的封号之一,是唐玄宗在开元年间设置的三夫人之一,位列正一品,而辽金后宫都是秉承唐朝制度,所以,丽妃是皇帝妃嫔的封号是确切无疑的。

其二,辽国王公的正妻都随着丈夫的封爵而改变,虽然没有史料明确记载这点,但是有很多实例可循。

比如秦晋国王隆庆的正妻是秦晋国妃;齐国王隆裕的正妻是齐国妃;秦越国王弘世的正妻是秦越国妃;长沙郡王宗允的正妻是长沙国妃;天祚帝延禧的皇后萧夺里懒,最初也封燕国妃,因为当时延禧封燕国王嘛;魏国王耶律淳的妻子姚哥娘子是魏国妃;以及乌骨里的三韩国妃等等。

所以,可以肯定的说,小寡妇三韩国妃萧乌骨里,在重熙十一年(1042)的时候,被小舅舅兴宗皇帝纳入宫封为丽妃。

虽然兴宗是舅舅,但年龄却不一定比乌骨里大多少,如果按前面推测的乌骨里生年,乌骨里还比舅舅大五六岁,重熙十一年的时候,兴宗26岁,乌骨里大概有31岁,正是风韵依旧、仪态万方的时候。

再来仔细读读平原公主和萧旻母子的墓志关于乌骨里的描写,什么“体貌幽闲,性情淑喆。”什么“内则柔和而不倨;外则婉娩而有仪。”什么“云秀金枝,不是寻常之瑞;星流天极,果膺翊圣之祯。”

从平原公主娘俩的墓志对于乌古里相同的赞誉描述看,我很怀疑这些赞美的话,包括“蔼贤懿之誉,鍾窈窕之容”的美句,都是乌骨里被舅舅册封为丽妃时诏书上的原文。

再对比墓志里关于乌骨里三姐妹的描写,对早死的大姐描述只有两句话,对没有早死的三妹描述也只有四句话,就连乌骨里的丈夫三韩郡王宗范也才八句话,而乌骨里则有十四句、对她从相貌到德行的全方位都有描写,所以很明显,夫死后没有再嫁的小寡妇乌骨里是被舅舅纳为妃子了。

在这里我要重申一句,契丹的婚俗最流行的就是舅甥婚,而且对再嫁很宽容,所以,不要拿现代的眼光和标准去看待历史上的婚俗。

04,从宠妃又到王妃

兴宗为什么要纳外甥女乌骨里为妃呢?以个人浅见,是兴宗针对他老娘法天太后萧耨斤以及她娘家势力实施的手段。

在册立乌骨里的时候,兴宗的舅舅们最少还有萧孝穆、萧孝忠(即萧孝惠)、萧孝友三个人活着,虽然萧孝友已经被逐出朝廷,但兴宗还有众多的表兄弟们,他们身居高位、盘根错节,凭借权势排斥异己、培植死党,势力已经严重的侵犯到皇权。

如果说应天太后述律平和承天太后萧燕燕的娘家是维护皇权的,替皇权冲锋陷阵与反对势力战斗的,那么,法天太后萧耨斤的娘家则在分薄皇帝的权力,成为皇帝掌权的阻碍,前者推动了契丹进步的脚步,后者则是拖后腿的。

身为皇帝的再无能也不愿意看到皇权旁落,所以,兴宗才丝毫不顾及给他先后生育三个嫡子的表姐皇后萧挞里的面子,纳萧忠的寡妇女儿乌骨里为妃,毕竟,萧忠家族的势力也不下于萧耨斤家族,虽然他们两支都是阿古只后裔。

就这样,昔日的三韩国妃萧乌骨里,就成了兴宗皇帝的新宠丽妃,在后宫的地位大概仅次于皇后萧挞里,说不定在兴宗面前比皇后更得脸。

毕竟,兴宗的性格有点抽风,对表姐妻子也丝毫不尊重,如果尊重这个为他生儿育女的妻子,他就不会逼着妻子扮戏子去给他的狐朋狗党取乐了,哪里有皇帝逼着皇后下场和卑贱的戏子们打成一片的?上下五千年大概就兴宗一个混账吧!

乌骨里从重熙十一年(1042)进宫做丽妃,在宫中呆了十一年,到重熙二十二年(1053),不知道为何,已经四十多岁的乌骨里被舅舅兴宗再次封为韩国妃,转身又从皇帝宠妃变成三韩郡王宗范的未亡人。

兴宗皇帝的行为简直是莫名其妙,纳外甥女为妃可能是政治原因,那十一年后怎么突然又把人给退回去了?

查了一下兴宗本纪,那一年并没有什么重大政治事件,在前一年,乌骨里的四叔郑王萧善宁还出任北府宰相,而兴宗外家势力也暂时被压制,他不用担心被迫传位给弟弟重元。

什么原因都没发现,在新史料被发现前,只能暂时归纳到是兴宗间歇性抽风又发作了吧!所以才把外甥女兼前堂嫂乌骨里给退回去。

乌骨里进宫十一年应该并没有生育,墓志所记载的两个女儿都是和前夫宗范所生,长女骨欲生于重熙二年(1033)五月十三,重熙十八年(1049)16岁时被封为永宁郡主。

骨欲都是公主(还是庶公主)的外孙女了还能封郡主,很大概率是因为老娘乌骨里是皇帝宠妃的缘故。

骨欲最先嫁给承天太后萧燕燕的侄儿、驸马萧继远的独子萧绍宗与圣宗长女宋国长公主燕哥的第三个儿子萧宁,咸雍八年(1072)三月,萧宁去世。

三室…..室之大者曰永宁郡主,即三韩大王、韩国妃之女也。好佛书,尚儒,素善诗,什和而无妬,贤淑聪敏,卓越当时。(萧兴言墓志大安三年1087十月乡贡进士赵临撰)

随后,永宁郡主骨欲又改嫁给萧恭的次子萧兴言(1032-1087),大安七年(1091)十月二十八,骨欲去世,年59岁。

乌骨里的次女叫孛酬阿,生卒不详,也是按契丹的舅甥婚习俗,嫁给亲舅舅萧旻当继室。

次娶韩国妃之爱女孛酬阿,生禀日辉,长为世范,贞怀克彰於图史,粹和雅洽於庭闱,秦楼方庆於和音,魏镜忽惊於孤影。(萧旻墓志清宁四年1058八月十五日沙门法敬书)

05,猴格说

纵观史册,见过皇帝强臣妻的,比如李渊、朱温;见过皇帝勾搭臣妻的,比如赵祯;也见过皇帝夺臣妻,比如完颜亮;还见过娶寡妇的,比如刘曜、宁令哥。

但没见过纳了臣妻十来年又退回去的,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兴宗果然是契丹第一奇葩帝,所作所为不是常人能够揣测的。

而萧乌骨里这位契丹名门闺秀、公主之女,从王妃到皇帝宠妃,再到王妃,身份几经变换,人生经历也真够奇特的。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有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宗庙迁祧、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

87%的人还看了:龙族前传哀悼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