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真相 > 手绘效果图 惊喜不是一点点

手绘效果图 惊喜不是一点点

手绘效果图 惊喜不是一点点

本文核心词:建筑表现,手绘建筑,建筑效果图

二十多年前,电脑三维效果图非常新奇,它横空出世,直观的像照片一样,简单粗暴,一下子改变了建筑设计行业的汇报方式。

那时候甲方看到这种图,本能的就被打动了,下意识的就相信那是建成以后的效果。从那以后,电脑效果图几乎成了主流的汇报形式。

随后建筑效果图成为一个专业的行业分支,铺天盖地快速发展起来。但这十几年,大家对一些被反复使用的元素产生了审美疲劳,有时候画面处理不当,还会带来负面影响。

仔细去分析的话,还是要回到问题的原点——即,我们用效果图表达什么?答案也早有共识——表达想法,即表现设计方案;所以只要干扰方案表达的,就是负面的。常见的问题比如:

风格被滥用

效果图成为设计工作的一个必要流程,一些元素和风格被反复使用,比如雾蒙蒙仙境一样的山、或者饱和度过高的美颜图,都会造成审美疲劳;有时候甚至产生反感。这种风格就成了干扰设计方案表达的内容。

不当细节被纠缠

效果图要使画面完整,需要辅助和填充许多细节,而这些选择不当时反而会让客户纠缠在它们身上,比如门把手的材料,地毯的颜色、摆件选用风格之类,结果把设计方案本身想要表达的想法给忽略了。这种细节同样干扰了主体方案的表达。

画面被过度美颜

过度美颜的画面放在哪里都会干扰正常思维。做决策的甲方往往并不具备专业技能,理解不了图纸或抽象的图形;但他们看到好的图片是很敏感的。

效果图如果过度美颜了,他们并不会知道,他们更不会意识到这个效果图的方案可能还只是概念稿,昨天才刚刚做出来,还可能有好几稿要改。

这样的方案真的建出来就容易有落差,产生“这不是我要的”、“这不是原来的那个”的质疑。

形式单调

现代的汇报方案里加线稿、加效果图,内容虽然不同,但整体上大家都在用这种形式,用多了就没有新意。方案要脱颖而出,至少在表达上也能有点新东西。

比如——

手绘效果图

这是我们针对建筑设计方案提供的个性方案之一,在投标项目中适当运用手绘图,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使用水彩、马克笔、钢笔等方式,效果表现上方案主体更加突出、风格多样、想象空间感更强的特点。水彩绘制的内容材质精细、层次和色彩丰富、效果真实,但不易修改。

概念设计稿常用马克笔线稿方式,成图快速(几个小时即可成稿)、重点清晰

配合数位板的电脑手绘,则灵活性好、修改方便,更多手绘与后期混搭的制作手法,满足景观、建筑、规划和室内等各种形式的表现需求。

我们在制作数字效果图时恪守对设计方案的营造和表达,选用适合的风格和调性,助力销售设计方案。

使用手绘稿,给方案添加了点睛之笔,惊喜更不是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