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真相 > 

特别篇 nazi德国黑科技

特别篇 nazi德国黑科技

特别篇 nazi德国黑科技

本文核心词:德国,科技,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意志黑科技世界第一!)

我们今天来讲点别的。废话不多说,直插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纳粹德国在各个战线上全面溃败。制空权也被盟军掌握在手中。希特勒开始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各种高科技先进装备上,希望可以用她们来扭转战局。而纳粹德国的设计师们也爆发出了各种疯狂的想象,研发出了各种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武器装备。这些装备大部分都被德国人自己销毁,随着第三帝国的灭亡一起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几乎没有历史依据可以考证,但是却不得不佩服德国设计师超前的想象力。今天我就来讲解一下纳粹德国二战末期设计过的与众不同,鲜为人知的末日武器。

Ho-229隐形战斗轰炸机

Ho-229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款纯机翼飞机。她的结构不像一般的飞机那样分成机尾,机翼,机身。她的外形呈三角形,装有两个涡轮喷气式引擎。为了应对盟军空袭,武器计划为4门Mk108或者2门MK103型30mm机炮。可带两枚500公斤SD500炸弹或者55mm R4M火箭。计划中还包括加装雷达的夜战型和双座教练型,以及无武装的侦察型。整个机体基本以多层胶合板作蒙皮,当然在发动机喷口附近位置用的是金属以承受高温。机翼外段部分则是全木结构,其重要边缘用由薄木片与树脂压合而成的特殊强化材料制成,只有翼尖是全金属的。最初曾经有人怀疑木质机身能否承受强大的喷气动力,但试验的结果表明这样的设计在减重的同时完全能满足强度要求,而且由于战时重要金属资源的缺乏,以木为主也是有些不得已而为之,再说木工对人力的要求也比较低。

Ho229三视图

提到Ho-229,就一定要提起Ho-229的创造者,早期飞翼机设计的先驱霍顿兄弟——雷玛·霍顿和瓦尔特·霍顿。霍顿兄弟从小就对飞翼布局情有独中。他们的设计思想是,只有飞翼这种单纯以机翼容纳乘员和动力系统,取消机身.水平尾翼和垂直操纵面的布局才能最大程度地消除阻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飞机的速度。至于飞行的稳定性和方向控制,可以通过副翼、襟翼和扰流片等部件的组合作用来实现。为此霍顿兄弟进行了大量试验。他们需要的只是官方的支持。结果机会很快就来了。纳粹上台后为重整军备而对航空业的大力支持为他们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1936年,霍顿兄弟的飞翼试验机Ho V-B试飞成功。

1936年,霍顿兄弟加入德国空军,开始为纳粹空军服务。这使他们可以接触到当时纳粹空军很多最新科研技术并结交纳粹空军高层人物。这对于他们的飞翼机研制有很大帮助。1943年,霍顿兄弟开始军用大型飞翼机的研制。他们的工作得到纳粹空军最高指挥官戈林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到1944年,面临美英空军越来越大的压力。已经焦头烂额的戈林对霍顿兄弟的飞翼机全力支持。同时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性能要求——必须达到载弹量1吨、时速1000km/h、作战半径1000公里,而且要求同时具备对空和对地的作战能力。如此性能即使在今天也不好做到。尤其是飞机的心脏动力系统。当时的活塞螺旋桨发动机根本达不到要求。幸运的是到1944年,德国在喷气式发动机技术方面已经成熟。霍顿兄弟立刻敏感的意识到这种革命性的动力装置对飞翼机的巨大价值。他们通过Me262等项目了解喷气发动机的各种性能。开始研制喷气动力军用大型飞翼机。1944年,在德国哥廷根正式开始研制工作。计划被命名为“Ho Ⅸ”。

Ho229

Ho229设计最大航程3170公里,作战半径1900公里,最大速度997km/h,升限计划达到惊人的16000米!所有这些理论上的设计性能在当时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超越了当时盟军所有活塞螺旋桨战斗机,而且超越了德国另一种喷气式战斗机Me262。不过结果是所有的一切都最终只是设计师们的狂想——由于该机在第三次试飞时就坠毁,原型机的试飞仅仅证明了纯机翼飞机能不能飞,是否可以达到上述的性能要求还不得而知。Ho229仅仅只生产了三架原型机,试飞了两次以后就随着第三帝国的覆灭消失了。

Ho229在全世界只存留一架。就是1945年4月14日被美国缴获的“霍顿Ⅸ”计划的V3试验机。该机被珍藏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成为举世珍品。她见证了纳粹末期德国的科学家们所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创造力。很多人都觉得,美国现在的B2隐形轰炸机设计原型就是来自于Ho229。这两款战机的外形确实也非常相似。

美国B2轰炸机

Do335“箭”式战斗机

Do335(“Do”读作“道尼尔”)可以说是德意志航空史上的又一大杰作。由道尼尔公司开发设计的一款重型战斗机,她是飞行速度最快的活塞式战斗机。她拥有很多与众不同的设计,可以说是末代活塞机的狂想曲。机头和机尾各有一个对转的螺旋桨,一拉一推。使得Do335的速度几乎可以和Me262喷气式战斗机比肩!修长的机身线条和加上后掠翼的设计进一步减小了空气阻力,机尾采用十字型的设计。驾驶座舱内居然还设计了弹射逃生座椅!Do335使用两台功率为1305千瓦的戴姆勒·奔驰DB603A-2型12缸液冷发动机,分别驱动前后两具3叶可变距螺旋桨。机身中部装后发动机,相应位置也有散热器和排气管。与常规飞机明显不同,Do-335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一挺30mm中轴机炮,两挺20mm机炮,还有安装在机翼的两挺30mm机炮,让Do335像一支真正离弦的利箭。

Do335

1942年5月,道尼尔公司以修正过的P.231/3方案参与德国单座高速轰炸机的竞标,并击败阿拉多(Arado)和容克斯(Junkers)公司这两个强劲对手,获得了编号BLM Do335的研发合同。然而,正当设计工作全面展开之际,面对盟军方面逐渐增长的空中威胁,德国航空部认为单纯的轰炸机已不合时宜。指令将研制方向转到能适应各种作战要求的多用途战机上,要求该机可灵活地改装成战斗轰炸型、高速侦察型、双座夜间型和重装拦截型等。

Do335常规型与双座型

1943年初,道尼尔最终拿到了制造3架原型机的合同,不过此时更先进的喷气机已经成熟。在希特勒的亲自干预下,梅塞施密特的Me262被提到了更优先的地位。尽管在许多方面Do-335也不逊色,但更多原型机的生产计划还是被推后了。第一架原型机Do335V1在10月26日从符腾堡的门根首飞,在第4次飞行中就突破了600千米/小时的高速。通过了初步测试后,Do335V1被运到德国空军的瑞奇林试飞中心进行更广泛的官方评估。虽然在高速状态下发现该机有些纵向不稳定的窜动,但参与测试的飞行员对其操纵性能、机动性,尤其是加速性和回转特性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飞机没有结构上的大问题,这样的双发布局也不难掌握,只是后向视野不佳和起落架强度不足成了批评的焦点。当时道尼尔方面根据其高速性能将Do335命名为“箭”,不过长鼻粗身的样子使得飞行员们更喜欢形象地将其称为“食蚁兽。

Do335

不过,Do335仅仅生产了28架以后,第三帝国就覆灭了。部分Do335为战胜国缴获以后进行了测试,最后在1948年销毁。这支帝国黑夜前最后的利箭也没有参与实战,证明自己的价值。

V2火箭

V2火箭可以说是纳粹德国最成功,最恐怖的黑科技了。不同于其他德国黑科技,V2火箭投入了实战,并且还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V2火箭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款弹道导弹。她是第一种超音速火箭,为现代航天运载火箭和远程导弹的先驱。1936年开始研制,1944年是日首次向巴黎发射。两天后开始袭击英国,共发射1千3百多枚。比利时几乎遭受同样沉重的打击。V2火箭长47英尺,起飞重量2.8至2.9万磅,可产生约6万磅推力。推进剂为酒精和液氧,有效载荷为约2000磅的烈性炸药,水平射程为200英里,最大高度通常可达60英里。

V2火箭与发射架

V2工程开始于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是德国的V2火箭曾给英国带来巨大灾难,当时又叫“飞弹”。V2工程起始于A系列火箭研究,由冯·布劳恩主持,是1936年后在佩内明德新建火箭研究中心的重点项目。A系列火箭经过许多新的改进,性能大大提高。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弹道导弹。V来源于德文Vergeltung,意思即是报复手段,这是纳粹在遭到同盟国集中轰炸后表示要进行报复的意思。V1和V2表示这两种型号仅仅是整个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开始而已。

德军把V2看作是一种革命性武器。1942年10月30日,V2的第三次试验证明她的电磁导向系统准确度很高。这种长14米的火箭,射程为300公里,装载950公斤的炸药,飞行高度96公里,时速高达5800公里。因此不容易被探测到,能够出其不意打击目标。虽然发射火箭需要燃烧掉4吨乙醇和5吨液态氧,可是希特勒认为,要想胜利,就得付出这个代价。经过一年的研究和试验,希特勒于1943年10月下令制造1.2万枚V2火箭。

V2火箭图纸

1944年1月V2火箭开始投入生产,但是每个火箭有2.2万个零件,组装起来很费时间。另外还必须把每个重达14吨的弹头运送到1944年在法国英吉利海峡沿岸建好的发射地。9月5日进行了第一次发射试验。三天后德军开始轰炸英国的伦敦和诺里奇,然后又轰炸了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轰炸中使用了1539枚V2火箭(已经制造出6000枚),它们袭击目标的准确性虽然很令人失望,但是火箭发射的巨大冲击波和爆炸前几秒钟特有的刺耳的呼啸声着实引起轰炸地老百姓不小的恐慌。德国纳粹的狂轰滥炸使近1万平民丧生,受伤人数还要多一倍。

1944年6月13日(诺曼底登陆后六天)V2开始攻击伦敦,9月份第一枚V2落到伦敦。火箭攻击造成了严重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在六个月前对登陆部队集结地进行集中攻击而不是伦敦的话,即如艾森豪威尔将军所说,同盟国将遭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对伦敦的攻击都是在上午7至9时,中午12至2时,下午6至7时交通高峰期进行的,企图吓垮英国的民心士气。可是,对经过1940年不列颠空战的英国人民,在全面胜利已如此接近时,这种新的恐怖算不了什么。在诺曼底前线的英国士兵更尽了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向威胁他们家庭的火箭发射地挺进。除了向伦敦发射外,在盟军9月4日占领安特卫普港后,德军向安特卫普港进行了大规模导弹攻击。

不过,对德军来说,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复仇武器2号”也不能挽救他们失败的命运。1945年3月,V2被迫停产。1945年德国投降前夕,布劳恩和400余名火箭专家向美军投降,后到美国,成为美国火箭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奠基人之一;苏联也缴获了大量V2的成品和部件,并俘虏了一些火箭专家,以此为起点,开始自己的火箭和空间计划。V2火箭的技术为现代的洲际弹道导弹奠定了基础。

P1000“巨鼠”超级坦克

坦克作为陆军向前推进的堡垒和护盾,就像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火炮一样。对于陆军固然重要。而德国元首希特勒崇尚“大即是美”,这就有了P1000超级坦克的设计思路。P1000重量达1000吨,由德国的克虏伯公司研制。但计划在1943年被放弃,没有一辆P1000被生产出来。所以只停留在图纸阶段。此超重型坦克非常巨大,高度有11米,炮台也有十个平常人的高度。车体长度为35米,宽度是14米,高度是11米,为了承受本身的巨大重量,坦克每侧的履带有3.6米宽,由3条1.2米宽的分履带组合而成。八门20毫米Flak38高射机关炮,两挺15毫米MG151/15。一门280毫米双联装炮作主炮(这是德国重型巡洋舰欧根亲王号上面的主炮)和一门128毫米火炮。车内还配有小型作战会议室,弹药库和一个小型摩托车队储存室。甚至还有小型厨房!P1000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小型德军基地!

P1000超级坦克与E100超重坦克对比

1942年初,德国武器局第5处计划开发P-1000超级重型坦克。当时纳粹德国的军事发展以及力量已经达到了高峰程度,阿道夫·希特勒本人在开始的时候对这种研发超重型坦克的项目也很感到兴趣,他觉得坦克愈大就愈强劲,并完全没有考虑到很多实际问题,就批准了由德国的克虏伯公司承担研发超重型坦克的工作。1942年6月23日,在阿尔卑斯公司由Grote博士作主要指导,及Hacke博士协助,研发超重型坦克的研究开发工作正式开始。研发这一辆超重型坦克的研发代号为P-1000,称为“巨鼠”(Ratte)超重型坦克,如果研发完成后,设计重量可高达1000吨左右。同年该公司完成了P1000超重型坦克的设计书,并向希特勒汇报。他也很欣赏这个研发计划,就命令建议此坦克的武器配置使用双联装280毫米炮作主炮。

P1000想象图

然而,这款坦克很多设计都不切实际。1000吨的体重没有任何地面可以承受这个重量。并且生产,配件运输等等问题都无法解决。所以最终,P1000研发计划被叫停。永远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V7飞碟

提起飞碟,人们都会联想到UFO,外星人……而最为神秘,最让人好奇,也是最被人们所争议的纳粹德国黑科技,应该就是传闻中的德国V7飞碟了。据说这款飞碟是当年二战德国秘密开发的一种圆形飞行器。我们先来看看圆形飞行器的好处。圆形飞行器质心很稳,十分适合垂直起降。而且圆形碟状的外形对雷达波有一定的反射作用,很适合隐身伏击。如果武器,动力,驾驶问题都解决了,那么这将会是一种非常恐怖的武器。

V7飞碟(想象图)

德国对圆形飞行器的研发早就开始了。1934年,第一个RFZ的飞碟战机制造出来。这个RFZ的飞碟使用了Schumann levitators(外星人)技术,试飞时经常出故障导致损失惨重。第一个飞碟式战机:RFZ-1在失去控制之前,曾经飞到60米的高度。试飞员Lothar Waiz,在德国的爱登伯格进行RFZ-1一号样机的试飞。由于196号symb 〈化〉氩 (argon)燃料导致1号样机的圆盘机翼发生剧烈颤动,并最终导致1号样机失去控制撞向地面。

V7飞碟图纸

1号机的试飞失败并没有让德国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气馁。同年,RFZ-2二号样机成功的制造出来。2号样机:RFZ-2,比第一号样机要小,装有武器的飞碟。2号样机装有2挺MG机枪,作为侦察飞碟,1940年,2号机飞越不列颠群岛和南大西洋进行侦察。并于1942年在大西洋的岛屿Atlantis与德国的雷达部队会合。RFZ第3、4、6号样机,都拥有巨大的圆盘型机翼,在1934-1940年之间制造。RFZ-5五号样机1939年被从新命名为:Haunebu。RFZ-7七号样机1941年被从新命名为:Vril-1 Jager (Hunter)。

这个碟型机,被西方国家命名为Feuerball武器,有些时候该机还被英国、美国、苏联的情报机关命名为mystery V-7 weapon神秘的V-7武器。该无人碟型拦截机使用火箭动力进行飞行,经过空中传感、测试,梅塞施米特公司的飞机工厂成功研制出用于该机的静电场粒子武器。飞碟机的静电粒子武器,主要靠破坏盟军轰炸机的飞机发动机及雷达等电子设备来摧毁盟军飞机。盟军的士兵和飞行员给这个飞碟机取了一个绰号叫“Foo Fighter”,意识是:白天和黑夜都能喷火的圆盘武器。“Foo”在法语里面的意识是Feu (Fire),意义是护林熊开始开火。

实际上纳粹空军给这个飞碟也取了一个绰号“WNF Feuerball (Fireball).”。在1944年11月——1945年4月之间,飞碟机一共升空作战415次。后来,这些飞碟产品在齐柏林飞机工厂经过进化、改良,被命名为“Kugelblitz (Ball Lightning)球型闪电。盟军对飞碟机时而单机出击,时而多机出击的战术感到很困惑。德军将计就计,把“球型闪电”故意和其他两种型号的碟型机Seifenblasen和Kugelwaffen混淆起来,以迷惑盟军的情报机构。Seifenblasen经常拖曳巨大的球型金属带以迷惑盟军的雷达。Kugelwaffen经常迅速突然飞到盟军轰炸机附近,以恐吓盟军轰炸机上的飞行员和炮长,使许多盟军飞行员心理恐慌、神经衰弱、精神发疯对飞机失去控制,从而达到破坏盟军轰炸机的目的。

许多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直到1939年二战爆发,德国为什么不使用这些先进的机器和技术用于空中格斗?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这些高级的机器和技术不能取代常规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在执行常规军事角色和任务时,常规武器还是有飞碟不能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另外还有一个大的技术问题是:强电磁发动机提供的强大动力很难控制,很难操作与控制圆盘状机翼的航海导航和天体导航为飞机飞行服务。

尽管圆盘式飞机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和航程,但是它们还是无法代替高性能的战斗机Bf 109和Fw 190的战斗作用。在圆盘飞机上利用一些小隔仓装上一些进攻或防御性的武器,例如:MG轻机枪和MK机关炮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实际上圆盘上更适合装大的experimental Donar (Thunder) KraftStrahlKanone (Strong Jet Cannon)雷神加农炮。虽然这些大炮容易使圆盘飞机机翼和机体发生动摇、颤动,但是最终还是取代了轻机枪和自动机关炮。这些原始的碟型飞机没有装备炸弹、火箭和导弹,仅仅能够做22.5度、45度、90度翻转飞行。

有资料显示,希特勒曾经邀请过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参观自己的飞碟工厂。陪同参观的有墨索里尼年轻的高级武器技术顾问路易吉·罗默萨,现年近90岁的罗默萨接受采访道:“对我来说,那是一些非常奇特的东西,它是圆形的,中间有一个由树脂玻璃制成的驾驶舱,它的四周装满了喷气发动机。”

从那次参观后,希特勒从来没有机会将他的飞碟武器用到战场上,盟军就开始进攻德国,摧垮了纳粹政权。当苏军进入布拉格前,纳粹科学家毁掉了斯科达工厂内的所有发明。不过,并不是所有有关飞碟的设计图都毁尸灭迹了,它还存在于最早的纳粹飞碟设计师———安得里斯·埃普的脑海中,二战结束后,他很快为苏联开始了飞碟研制的工作,后来他又被策反到西方,为美国中情局继续秘密研制飞碟。并且有证据证明,冷战时期苏联确实开发过一种圆形飞行器。

然而,战争结束之后。关于这款飞碟的所有图纸,资料,原型机还有大量科学家都莫名其妙消失了,和他们一起消失的还有大量U型潜艇。有人推测他们躲到了南极继续做秘密研究。也有人觉得是纳粹德国不想让飞碟的技术落到敌人手中,所以将圆形飞行器相关的一切全部毁尸灭迹了。

关于这款飞碟,战争结束之后出现了一件更加神秘的事。在二战爆发前一年,也就是1938年,纳粹德国曾经派出一只探险队前往南极洲,目的是:在南极洲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建立一个秘密的地下军事基地。德国探险队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从前奎恩·莫德来过的陆地,德国把他命名为“Neu Schwabenland神圣的大陆。1942年-1943年,在该地纳粹德国秘密修建一个基地,这个基地党卫军代号:211基地。

V7飞碟与U型潜艇在南极(想象图)

在1946年,一个明显的事实是:54艘U-boats U艇和超过6000名技术人员和科学家在纳粹的技术部分中神秘失踪。有40000个奴隶工人和142,000-250,000德国公民在二战结束前神秘失踪。美国华盛顿认为,这些人可能秘密转移到“211基地”。美国非常狡猾的打着“搜寻战争罪犯”的旗号秘密进行搜寻这些人和211基地的行动。美国在1947年由伯德海军上将率领一只美军特遣部队去执行这一任务。特潜部队到达211基地的附近区域,发现了从前遗弃的4700人的武器装备。特遣部队使用飞机、电磁测量仪器等各种设备进行侦察和搜索。但是空中侦察的飞机受到神秘的未知攻击,受攻击的飞行员的最后一句话是:enemy aircraft that could fly from pole to pole at incredible speed敌人的飞行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飞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关于德国V7飞碟的任何消息了。

那么,这款飞碟是否真实存在?这至今是个谜团,我无法做出判断。我可以查阅到很多关于V7飞碟的资料,包括她的研发过程,实验记录,甚至还有详细的出战报告。但是这款飞碟从来都没有留下任何存在过的证据,例如原型机残骸,设计图纸。并且V7飞碟采用的技术就算以现代科技来看都难以实现。所以她的真实性难以考证。至于纳粹是否躲在南极着秘密研究,我们也不得而知。

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设计师惊人的想象力和超前的设计思想确实不得不让人佩服。甚至可以说,现在的俄罗斯和美国很多武器装备上都遗传了当年二战德国的设计思想。而这些研发出来的黑科技也给纳粹德国染上了一些神秘色彩。这也给之后的架空历史,二次创作,或者中二德棍提供了很多素材,什么“希特勒没有死,他有99个克隆体”“纳粹没有覆灭,而是躲在月球。”或者是一些科幻作品,比如《重返德军总部》,《钢铁苍穹》,《高堡奇人》等等。

(再一次突破个人专栏字数最多的记录。不过我也知道我就算写的再多,再用心也没有几个人会看。就当是写给真爱粉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