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真相 > 

为什么称女孩子为“黄花闺女” 而不是“红花”、“紫花”闺女呢

为什么称女孩子为“黄花闺女” 而不是“红花”、“紫花”闺女呢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人将还没有婚嫁的女孩子称为“黄花闺女”,为什么要叫她们“黄花闺女”呢?

自古女子爱美,即使身居闺阁,仍然勤于梳洗打扮,换装描眉。相传,南北朝时期,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不仅性格开朗,美丽大方,而且精于化妆术。正月里的一天,她和宫女嬉戏于宫中,微风拂过,香气四溢。不一会她们玩倦了,寿阳公主就躺在檐下沐浴花香假寐起来。被风吹落下来的梅花飘落在了寿阳公主的额头上,花汁浸染,留下淡淡花痕。宫女见了,发现公主更加明艳照人。从此以后,寿阳公主就经常摘取一些梅花贴于额前,本就美丽的女子,更显妩媚。之后,宫女也学着公主这种妆容。接下来,这种化妆术流传到民间,人们叫这种妆容为“梅花妆”或“寿阳妆”。

梅花虽好看,但是开放的时间有限。在没有梅花的季节里,爱美的女子便想到用其他花瓣代替。因而,贴花瓣、施花粉成了当时的时尚。由于这种妆术最早是点缀在额际,颜色又以黄色最衬人,人们便称这种黄色的粉妆为“花黄”、“额黄”。古人向来喜欢“贴花黄”,但是这种妆束只有女子未嫁之前可以装扮,出了阁的女子是要做妇人装扮的。“贴花黄”所用原料是从黄菊里采集来的黄色花粉,因而,人们便以黄菊的孤冷清高来形容女子保持操守。所以,“贴花黄”又成了区分女子是否婚嫁和恪守贞操的一个标准,“黄花”也就有了指代未婚女孩的意思。到了金元时期,没有出阁的小女孩虽然已不再这样精心装扮,但是人们还是习惯叫未婚的女孩子为“黄花闺女”。此后,这种叫法一直保留下来。